2)第86章 剑出鞘锋芒毕露_文化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君子之风,并不意味着君子就是一味的包容忍让。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真君子尚佩剑,六艺通习。即使赵静章这样在易之心里应该温润如玉的人,也有峥嵘的一面。

  或许,易之早就应该想到了?曾经赵静章告诉过他在他年轻时的轻狂举动。能做出那样行为的人,内心怎么可能真的古井无波。而一个从不出声发表自己意见的人,又怎么可能成为保守派公认的领袖人物之一?

  要知道,曾经死皮赖脸让易之差点就下不了台的那些个文坛前辈,多少还算是保守派的人,也半点不敢在赵静章面前放肆呢!

  就如一只所想的那样,一路向下阅读,只觉得赵静章这一篇文章半点没有温润之意,锋芒毕露的,全是剑意。他没有如易之那样写出带着煽动性,鼓动人们情绪的文章。整篇文章读起来是朴实无华的,但是每一个字都藏着寒光。

  赵静章只是将这么多南来,他亲眼所见,所不解的那些在社会中出现的糟糕的事情列举出来。然后将英宗改革,或者说是西方文化介入大明之前的情况摆了出来,即使他并没有倡导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这简单的事实列举中,陡然明白,甚至开始支持他的主张。

  如果没有这些被大明的人认为值得学习的东西,如果没有所谓的工业发展,如果没有商人开始被承认得到社会地位,如今怎么会造成勋贵家庭的没落,他们不没落,又何至于两大派之间互相对立,何至于煌煌大明,剑拔弩张,在内耗之中消耗了太多。最后竟然让周边小国竟然敢大着胆子窥伺大明,那原本不过是蛮夷之地的泰西诸国,竟敢开始染指大明原本的属地。肉啊是如此,却有人还以为这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强大的缘故,越发想要引入西方文化!

  如果不全盘摈除这些根本无法根植于大明,只会让思想陷入混乱的文明,那么将来的大明,该如何!?

  一篇文章读下来,易之觉得自己都要被说服了。无论怎么看,赵静章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话。这中间是否采用了诡辩的方式或者转移话题,他尚且看不出来,他只知道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是足够让他们产生动摇,选择立场的一篇雄文!

  可赵静章为什么会突然写出这样的文章?

  左思右想,易之只能想起自己之前那短短的一篇,试图号召起中立人群的文章。

  难道,就那么一篇文章竟然会让保守派产生这么大的紧迫感,甚至选择了这样直接开始抢夺人才基础的方式吗?

  如果不是因为易之亲眼见证了后世的一切,如果不是他站在历史的下游观看过上游,他不敢说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完全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在内心深处被埋下一颗种子,开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