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三章 嚣张的寿宁侯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慎还以为王华叫住他是为了什么事,原来是编纂《会典》一事。

  这其实是少年卖了一个顺水人情给王华,反正按照历史进程最后王华肯定会编纂《会典》,谢慎让王华向天子自荐,只不过是让历史提前发生了而已。

  当然,王华不知道这些。

  君子讲究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报之。

  王华认为他能够出任《会典》的总编修,其中有谢慎的功劳。故而这番感谢也在情理之中。

  “老大人这话,真是折煞下官了。”

  谢慎连连冲王华拱手,恨不得行一记大礼。

  王华也知道年轻人面皮薄,便捻着胡须道:“贤侄这份恩情老夫记下了,今后若是有需要老夫相助的地方尽管开口。”

  谢慎喜声道:“多谢老大人。”

  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二人在翰林院公署前分别,各自回府去了。

  回到府中谢慎便径直回到屋中躺在床上思忖着这一天发生的事情。

  在他看来今日天子降旨让他担任《会典》副编修并不是天子突发奇想,而是有踪迹可寻的。

  在杭州时,谢慎曾经通过宁员外的关系接洽上了镇守太监刘文,并以私人名义接下了东南沿海棉花海涂种植的任务。

  当时刘文曾经明确表态,朝廷不会给谢慎任何承诺,刘文自己也不会给谢慎任何承诺。

  但谢慎后来仔细一想,可能事情并不像刘太监说的这般简单。

  商贾尚且讲究精诚合作,何况天子乎。

  也许天子会很强势,但绝不可能仅仅给谢慎一成利。

  那么,这额外的好处肯定会以另外一种形势给出。

  当时谢慎并没有参加会试,自然还不是进士身份,故而刘太监不便将好处讲明。

  但现在谢慎不但中了进士,还中了状元,得以名正言顺的进入翰林院供职。

  这样一来谢慎就从一普通缙绅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词臣,成了可以伴驾左右的当红小生。

  如此,天子要是再给予谢慎好处便方便了许多。

  比如,把这《大明会典》的编纂任务交到王华和谢慎手中。

  王华是老资历,这总编修肯定谁都抢不走。能够给谢慎一个副职就已经是天子的恩赏了。

  旁人可能疑惑为何天子会高看谢慎一眼,但谢慎却明白这事八成和海涂种植棉花一事有关。

  所谓帝王心思,便是如此。

  若是能够轻易被臣子看破,那也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如果真的是谢慎想的这样,那么似乎他答应刘太监在东南沿海全面推广海涂种棉便不那么亏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既然是大明的臣子,这海涂种棉的技术迟早会是天子的,不存在什么藏着掖着的可能性。

  用八成的利换的天子的赏识,绝对是值得的。

  谢慎现在至少做到了简在帝心,让天子高看一眼,这对于将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