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三章 嚣张的寿宁侯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在眼前,王华王老大人和谢迁谢于乔同是余姚籍的状元郎,先后进入翰林院任职修撰,为什么谢迁能够平步青云,以四十六岁的年纪入阁?为什么王华到现在也才是个天子日讲官?

  其中固然有二人性格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因素却是王华不如谢迁会表现自己。

  而谢慎现在正是通过海涂种植棉花的表现得到了天子的认可,其前程比当年的谢迁更广阔。

  毕竟一个是靠耍嘴皮子的,一个是于国计民生有大裨益的。

  孰高孰低,天子心中自然有判断。

  谢慎现在要做的便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好好的跟着王华王老大人编修《会典》。

  《大明会典》卷帙浩繁,谢慎前世作为明史研究生也没少翻阅,在他看来即便再快也得几年才能编纂好。届时差不多谢慎也熬够了资历,可以借着这个编纂的功劳被授予一个侍读、侍讲的官,若是能够成为东宫辅臣,陪正德小太子读书就是最完美的节奏。

  正德虽然好玩乐了一些,但本质不坏,还是有被改造的可能的。

  谢慎坚信人之初,性本善。

  只要对正德适当引导,小家伙还是有可能成为明君圣主的。

  从词臣到东宫辅臣,捞一个从龙之功,等到新君即位,谢慎便是可以被正德重用的“自己人”。

  说一句大不敬的话,今年是弘治九年,三年后就是弘治十二年,届时距离弘治天子驾崩也就不到六年。

  在东宫陪小太子读个五六年书,谢慎正好二十五六岁,若是正德即位,以这个年纪入阁参与政务恐怕是要创下大明朝的纪录了吧?

  不知不觉谢慎已经陷入了美好生活畅想之中,梦游周公了。

  一觉醒来已经是卯时。

  谢慎连忙起身梳洗,吃了早点换了官袍,坐上软轿去往翰林院坐班。

  当官有当官的难处,譬如谢慎身为翰林院修撰,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如果稍有懈怠落下个迟到早退的把柄,绝对是会让人借题发挥的。

  好在谢慎可以在轿子上补补觉,等到轿子落在翰林院前时已经没有那么困倦了。

  稍稍伸了个懒腰,谢慎便掀开帘子跨步下轿。

  几个身材魁梧仆从模样的力士站在翰林院前拦住了谢慎的去路。

  起初谢慎还以为这些人是在等旁人,结果他闪开身子往前走去,那为首的一人却伸开胳膊拦住谢慎道:“这位便是谢修撰吧?我家老爷请您过府一叙。”

  谢慎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沉声道:“你家老爷是谁?”

  那仆从十分得意的笑道:“我家老爷便是寿宁侯,当今皇后娘娘的亲弟弟。”

  寿宁侯张鹤龄?

  谢慎对这个答案很诧异。

  寿宁侯张鹤龄找他做什么?难不成是王守文把事情搞砸了,被张鹤龄知道这件事是他谢慎策划的,这才寻仇来了?

  不过这寿宁侯也太胆大了吧,竟然差使奴仆来到翰林院前截人。

  翰林院是何等清贵的衙门,一个外戚竟然敢派家奴到翰林院前放肆?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