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零五章 上国心态(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弟子丁若镛,走的是墨子线。将天鬼人格化,认为天有人格,否定理即为天,而认为天至高。昊天之下,人皆平等。人兽之别在于劳动技艺,于是搞起重机、水车、种痘、武器、织机。

  这种分化此时还未发生。

  但伴随着大顺对外交流,尤其是对同文化圈几国的渗透和贸易,江南地区的一些大儒,尤其是极端反对西方宗教的大儒,已经感受到这种危机了。

  尤其是知道了日本那边的岛原之乱等事件、以及看到朝鲜国能入眼的大儒义理里已经掺杂了西洋概念后,更是如此。

  孟松麓所属的学派,因为其本身的学派特性,对这件事又十分看重。

  他们学派提倡实学,但实学水平和刘钰搞起来的新学这种直接成体系的实学,又差了挺多。

  大炮、军舰、良种、水利、机械,这些东西,他们学派并不能引领。

  技术和文化制度意识形态,是两条腿。

  一条腿明显不能主导,那么也就使得他们学派如今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和文化制度这些上层建筑。

  在“天下”这个观念里,他们需要搞一套东西。

  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

  但一定能解决同文化圈内几国的问题,不至于让同文化圈的儒生,不是往基督教上跑、就是往诸子异端的路上跑。

  那他们为啥往异端和异教的方向上跑?

  因为此时的上层建筑构建出问题了,无法指导现实、解决现实问题,和现实脱节了。

  而同时,大顺现在的特殊情况,以及江苏先发地区的特殊情况在这摆着。

  救亡图存?这四个字,实在离得太远。

  技术进步?这四个字,他们无法引领。

  而且实学人才,大顺现在很多,前些年要搞星表月距图,很容易就找了足够的数学水平合格的脑力劳工。

  这和原本历史上被外人打了一顿、被迫融入没有中国参与制定的国际体系中时还不一样。

  那时候儒生搞得普遍主义,是受到西方先发的意识的极大影响,是往上靠而不是自发重构。

  现在这情况,最优秀的真正有信仰的儒生,要搞的恰恰是不普遍、但又不能过于狭隘的意识形态重构。

  不只是要能在大顺适用。

  而是要继续做文化圈母国,引领周边那几个正牌的、受儒学影响较深的藩属,找准前进的方向。

  而不是让他们找来找去找不到,不是去找基督教、就是去找异端。

  这也和大顺之前捧永嘉永康学派有关。

  官方捧起来的学派,对于宋明理学心学的态度,是认为他们虽然是为了和反击佛教而搞得,但是搞得过程中,却按照佛教的那一套心、性、理之类的玩意去搞,甚至曲解孟子说的心性之类的东西。

  对抗是对抗了,但自己其实也被污染了。

  而这种态度,延续到大顺禁教,更是直接切断了儒耶合流、以耶补儒的可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