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7章:吕所长后悔了_最强小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7章:吕所长后悔了

  几天后,临海市农科院试验田的水稻产量正式出炉。尽管事先大家都有心理准备,还是被公布的数据吓了一跳,一度怀疑是计算出了差错。

  看着白纸黑字打印的报告,上面有顾伟民的签字,还有从育苗到收割的全部详细资料,常院长再三确认之后,终于盖上了农科院的公章。

  复印件在第一时间传真给了新宿水稻研究所,报告喜讯的电话已经同时到了。

  吕所长翻看着试验报告,眼睛死死的盯着上面的数据,足足有一分钟没有吭声。

  震撼!

  太震撼了!

  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一千七百二十一斤!

  这是临海市农科院确认的新品种试验报告上的数字。这个数字不仅远超上一个品种新稻六号的试验产量,也超过了研究所专家组的预估产量。新宿水稻研究所的专家预估的产量是一千六百斤左右,这已经是惊世骇俗的数字了,谁会想到实际数据还要高出近百分之十。

  按说专家组预估的产量是不会出现这么大的误差的呀,都是精通业务的老人了,怎么会出现如此重大的失误呢?

  专家们被迅速召来了,一起研究这份试验报告。从育苗开始,温度湿度下种量这些都无可挑剔,都是按照例行的标准来操作的。

  插秧的时间,密度都符合标准,使用的肥料也是通用的肥料……

  一切无懈可击。

  田间管理也找不出异常的地方,不同时期的水稻生长情况都有详细的记录,从分蘖到孕穗,再到灌浆成熟,这里的数据就有明显的不同。进行类比,这里的分蘖数明显增加,孕穗时间也提前了两天。

  灌浆速度类比也加快了一些,成熟期提前了约三天左右。这些数据都找不出什么毛病,这几位专家之前也去过试验田,记录了一些数据,基本上都吻合得上。

  那么产量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出入呢?

  白头发专家突然拍了一下大腿,引得其余的专家都看向他,“千粒重!是千粒重!”

  大家再看看数据,果然发现了刚才被忽视的千粒重这一栏,这一看不打紧,所有人都愣住了。

  新宿水稻研究所之前的六个品种,从新稻一号到新稻六号,千粒重一般都在25克到32克,每公斤在3万粒以上。现在新品种的颗粒数比原来有所增加,千粒重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4克。

  我的个老天!32克!

  揉了揉眼睛,确定这个数字没错,专家们都沉默了。

  粳稻的千粒重还从来没有过这个报告产量,实际生产中也就是20几克的样子,连超过30的都极其罕见。现在居然出现了这么惊人的数据,不由得大家不吃惊。

  临海农科院传过来的视频资料里显示得很清楚,从不同批次称量的结果来看,平均千粒重确实是34克。就连称量的天平都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