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 心安处即是吾乡,无禅道总归有情(3)_雪中悍刀行(全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骑马到城门,上了城楼,才知龙虎山几名看守钓鱼台的老道士已经离开襄樊,原来那张天符已经自行烧毁,难怪襄樊城内百姓一派喜庆。徐凤年登上钓鱼台,城门校卫无人敢拦,入了巍峨城楼,徐凤年打量城内规格,鱼幼薇则望向浩淼的春神湖。徐凤年向宁峨眉请教了一些若是攻破襄樊城门后该如何进行巷战的问题,宁峨眉是鲜明的马战将领,进入北凉军旅后多在边境上以北莽蛮子的头颅积攒军功,双方交战,多是平原上的对垒角力。对于世子殿下询问的攻城战,宁峨眉只能说些从老卒那里听来的皮毛,所幸徐凤年依然听得入神,偶尔点下头,碰到不解处,总要刨根问底,半吊子巷战的宁峨眉难免要跟世子殿下大眼瞪小眼。

  一身便装的宁峨眉终于得了个空闲,见世子殿下驻足远眺,小心问道:“殿下,你问这些事情做什么?北凉边境那边可没有攻城战的机会。”

  徐凤年似笑非笑道:“书籍秘籍,只要是书上有的东西,我想要,就应有尽有,唾手可得。但那些书上没有的,兴许只是琐碎小事,对我来说才是无价宝。再说了,这会儿不攻城,就不许我们三十万铁骑以后踏平北莽了?”

  壮如熊罴的大戟宁峨眉身体一震。

  徐凤年转头问道:“宁将军,靖安王府收下我让你送去的檀盒了?”

  宁峨眉点头道:“已经收下。”

  徐凤年望向城中遥远的靖安王府,喃喃道:“被你看破也无妨,世上与京城那位最不共戴天的,不正是你吗?”

  有一座寺建寺千年以来,便正门永闭,不管是帝王将相前来,还是凡夫俗子烧香,都不曾开启过。

  这座山寺走出了无数位得道高僧,最近一位最出名的,俗名杨太岁,是当今两朝帝师,将来极有可能是三朝。各朝各代记载在册的圆寂于寺中的高僧有三千余人,其中两百多人被封国师。起始从小乘禅法到止观禅,再到北魏朝三十六位肉身菩萨同时在山上开辟译场,佛光普照,再到八百年前证得无上佛果的禅宗祖师一叶渡海而来,传授大乘壁观,终成佛教祖庭。

  近数百年来佛道相争,每十年与道门论辩高下,释门都由这座寺庙里的僧人去龙虎山坐而论道。但与道教祖庭的等级森严不同,这里没有太多规矩讲究,谁都可以上山,山上各处都去得。这里山高寺高碑高塔高佛法高,山高,却如寺庙名叫两禅一般马虎糊涂,始终没个名字。

  这便是天下第一名刹两禅寺。

  有人说这座寺庙之所以叫作两禅,是修自禅与他禅,即禅己和禅人。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好像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官方说法,两禅寺也从未出言解释过。

  山背面有一座塔林,为两禅寺历代高僧葬地,共计千余座,墓塔大小不一,各有雕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