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0章 千年草木染_江牧阳安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可以用温水浸渍来提取染液。

  经过反复实践,我国古代人民终于掌握了一套使用该种染料染色的技艺——草木染。

  到了周代,植物染料在品种及数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设置了专门管理草木染的官员,负责收集染草,以供浸染衣物之用。

  秦汉时,人们身上衣服的染色,已基本统一采用植物染料,形成了独特的华服风格。

  东汉《说文解字》中有39种色彩名称,明代《天工开物》《天水冰山录》则记载有57种色彩名称,到了清代的《雪宦绣谱》,已出现各类色彩名称共计704种!

  然而,自从100多年前被西方的化学染料替代后,草木染这一传统技术逐渐沉寂,如今几乎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据史料记载,用植物汁液浸染出的面料,无论是玫红、杏黄、草绿等颜色都清新靓丽,姹紫嫣红,还不褪色!

  但因为草木染工艺繁杂,制作起来颇为耗材费力,在一切都追求速度的工业时代,渐渐令人敬而远之。

  为了让西方同行们见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并将先祖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发掘出来,传承下去,安澜选择迎难而上!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潜心研究古法草木染,并追根溯源地翻看了很多古籍。

  美女总监甚至根据书中的记载,让萧离帮她抓过一些药材,开始慢慢在公司摸索着动手染布。

  很多步骤都需要不断去实验。

  一开始,她尝试直接染色:烧一锅热水,将收集的草木染料丢进去煮两个小时,过滤出染液,把布料浸入,再蒸煮上一段时间。

  水凉后取出布料清洗,阴干。

  但安澜很快就发现,这样染出来的布颜色不够清亮,褪色也厉害,洗两次就惨不忍睹了!

  她不甘心,又四处拜师求教。

  昨天,安澜从一位大学教授口中打听到,在江州最偏远的一处深山区,有几个很原始的村落,至今仍在使用织布缝衣、蓝印花布、草木染等技艺!

  美女总监如获至宝,便决定近日前往那里去深入学习。

  听了安澜的解释,萧离才明白她前几天为什么让自己帮她弄几味药材,还神神秘秘的不肯说用途。

  回到家和岳父母打过招呼,萧离认真拖着地,忽然从那位得道先祖记忆中搜寻到一条相关信息。

  “对了安澜,你看过《天工开物》吗?那里面记载有古法套色。”

  家庭妇男一样的萧离拄着拖把,却转头用老教授一样权威的语气,对安澜很肯定的说道。

  明白俩人交流的话题是怎么回事后,老丈人和丈母娘被惊得一愣一愣的。

  这江牧阳果然今非昔比呀,在自己女儿的熏陶下,他一个学混子技校毕业生,现在都能帮海归学霸安安出谋划策了?!

  美女总监听了他的惊人之语,更是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她上上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