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四章 见解_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足,需要远距离的调配,所谓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运草,此外就是水土不服,导致了疾病的产生,致使战斗力下降。”

  吴邵刚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苏宗才的眼睛亮了,他想不到吴邵刚会做出这样精准的分析。

  吴邵刚倒是没有想到那么多,他只是凭着自身的本能做出分析。

  “我认为,如此情况之下,蒙军只能够主动进攻,就算是进攻城池是没有多大胜算的,他们也要坚持,这就导致了蒙军在进攻钓鱼城时候的大败,蒙哥都身亡了,进攻四川的蒙军,只能够被迫撤离。”

  “现如今,吕承宣副使已经率领大军进入到城池,高统领也回到了城内,加强了鄂州城池的护卫,按说蒙军应知难而退,可他们还是要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这一点我不是很理解,且鄂州城池之内,都知晓朝廷大军驰援的消息。军官军士斗志高昂,蒙军想要攻陷鄂州城池,怕是不可能的事情。”

  “还有一点我不能够理解,气候已经转好,时间过去好多天了,蒙军应该要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了,可时间过去了好些天,迟迟没有动作,这究竟是为什么。”

  。。。

  吴邵刚的分析,让苏宗才的神情越来越专注。

  偏偏说到这里的时候,吴邵刚停下了。

  “吴部将,你说的很有道理,分析精辟,接着说,你认为蒙军为什么迟迟不发动进攻。”

  到了这个时候,苏宗才已经忘记自己的初衷,不追问兵力该如何部署的问题了。

  “我听闻率领蒙军进攻的,是蒙古的王爷忽必烈,传闻即将继承蒙古大汗之职位,是不是在汗位的继承上面,出现了什么变故,导致忽必烈迟迟没有展开进攻。”

  苏宗才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兴奋的站起身来,绕过桌案走到吴邵刚的面前。

  “说得好,说得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蒙军为什么迟迟不进攻,吴部将,你的分析很有道理。”

  吴邵刚看了看苏宗才,继续开口。

  “要是这个分析成立的话,那么忽必烈所谓的进攻鄂州,不过是摆出架势来,虚幻一枪的,情况真的是这样,那鄂州之危局,马上就要过去了。”

  “苏先生,这不过是我的想法,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我不敢肯定的。”

  吴邵刚最后表明了自身的态度,其实前面所有的分析,他可不是随便说出来的,历史上的忽必烈,就是公元1259年回到蒙古草原,次年继承汗位的。

  对于忽必烈来说,汗位的争夺,肯定比攻打鄂州重要。

  也正是因为知晓这一段的历史,又经过了认真的思索,吴邵刚才能够侃侃而谈,他告诉苏宗才这些分析,也有报恩的含义在里面,面对其他人,吴邵刚是不会开口的。

  苏宗才的神情已经变得很专注,应该是在思考吴邵刚说出来的诸多话语。

  见到这样的情形,吴邵刚站起身来,对着苏宗才抱拳开口。

  “苏先生还有事情要忙,我不打搅了,就此告辞。”

  苏宗才没有刻意的挽留。

  “好的,我的确有些事情需要处理,今日就到这里,不过今后有些事情,我怕是还要询问吴部将的,希望吴部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一定会的。”

  吴邵刚离开刺史衙门之后,苏宗才思索了近半个时辰。

  再次抬头的时候,苏宗才的脸色已经变得凝重,刚刚他曾经想着,将吴邵刚举荐给张胜,在张胜的身边帮忙出谋划策,不过这个念头很快被打灭,吴邵刚如此年轻,就有着不一般的、精辟的分析,这会让人怀疑,最为重要的,张胜根本不会相信这一切。

  不过吴邵刚这样的人才,必须要留住。

  想好一切,苏宗才离开了厢房,朝着后院而去。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