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4章谁是那只猪_文化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说是听别人讲的故事,但是许多作家都有假托他人所作作品的习惯,一看这个故事的用词遣句和构造方式就看得出来是易之的。当然,这事实上是因为易之记不住原文,将差不多的意思用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的缘故。

  然后是故事的内容。

  先通读一遍,没有太计较词句之类,同时拿着笔看是否有错别字之类需要挑出来。这样通读也就是大概读个故事的趣味性之类的,初选,基本也读不出味道,和一般人看的有趣没有趣差不多。当然,这样的阅读,除非是非常优秀的故事,通常读者也说不太出个所以然来,顶多就是觉得哎,这篇作品不错,锯条哪儿不错,那就不太清楚了。

  但是就是这么通读一遍,编辑就有了点特别的感觉。

  单纯,单纯以故事而言,这是一个会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即使这个故事仅仅是讲述了一头猪和相关的一些琐屑,根本就没有真正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过,但是这个故事莫名就留给人很深刻的印象,让人觉得十分独特。

  就像是标题一样,《一头特立独行的猪》,这头猪的举动实在是让人感到特立独行,太不一般。只是粗略读来,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编辑重新翻回开头,放慢了速度,开始精细地阅读——去体会那些微妙的遣词用句,一些词语使用背后潜藏的深刻含义。还有这个故事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不驯服,野性,坚持自己,自由自在。明明只是一头猪,在这个故事里却有了这样的形象。这理所当然是一种象征了。而易之想要表达的东西……其实不算难发现?毕竟之前刊登的致读者书也好,还有被学校的学生们传播出来的那节课上面易之说的话也好,这分明就是易之对他的观点的进一步阐释。

  猪也好,人也罢,理所应当是拥有“自己”的。特立独行,并非是特立独行,不过是坚持了自己的道路而已。

  这是一篇很棒的故事。

  不愧是易之,无论是写长篇小说还是别的什么,总能写出和别人不同的故事,而且,那其中的东西传递给人们并不困难,比起那些喜欢使用各种各样的典故隐喻的方式,他的写作方式多少显得有点下里巴人,但是却足够契合报纸的需要。

  也难怪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力,并且让政局都因此被触动了。

  “主编!”他站起来向着办公室中上首者叫道,“易之先生新作的一篇文章,我粗读了两遍,觉得是个非常有味道的故事。恐怕需要您写一个‘编者按’了。”

  “嗯?拿给我看看吧。”主编听到易之的名字的时候,眼睛就亮了起来,说来他还是《红楼梦》的忠实读者,对于易之暂缓连载的事情多少有些难过,而现在即使是短故事,能看到易之的作品,他也觉得很是满足了。

  而且那个编辑用的词是“有味道”而不是“有意思”。有意思很多时候只是阅读快感,而有味道的故事,却需要太多太多的要求。即使是名家,有时候也不见得能轻轻松松就写出来。

  接过薄薄的稿纸,主编的目光同样在这个独特的标题上停留了一会儿,方才继续向下扫视。

  半晌之后,他没忍住拍了桌子。

  “精彩!”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