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7章三个战略方向(上)_1984之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司的展览会。就是这么牛!

  然而荆建知道,此时挑战任天堂恰好有个机会。而这个机会在未来将成为了著名的商业案例——怎么瞎了眼引狼入室的!

  当时任天堂的红白机风靡全球,一系列的畅销游戏更是带来了多少的童年回忆,比如说超级马里奥。

  不过居安思危,在1989年,任天堂就开始寻找强劲的合作伙伴来开发后续主机,而索尼在合作谈判时利用任天堂的迫切心理抬高价码,要求获得发售与任天堂新主机sf互换的d-r游戏主机。并且索尼方面对此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热情。

  随后证明,这是索尼一个深谋远虑的商业阴谋。这份契约保持了日本商业合同一惯的模棱两可,索尼在合同中声明自己可以制订一种规格以使d-r主机和sf互换,但是索尼一旦借助任天堂的影响力打开局面后完全可以利用条文漏洞开发一种兼容原制式的新游戏规格的主机,而sf并不能兼容这种新格式,那样的话任天堂的市场主导权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过渡到索尼手中。

  虽然任天堂同样利用合同的漏洞搁浅了所谓的“ps“计划,但为时已晚,索尼在与任天堂的合作中已经逐渐掌握了游戏主机的硬件特征和市场运作的方式,甚至在开发d-r主机同时也和sqar等一些游戏软件开发商取得了紧密联络。

  随后的结局应该都知道,索尼推出了轰动全球的ps1和ps2等系列游戏机。一直到新世纪微软推出b,游戏市场才逐渐演变成为了三分天下。

  由此可见,如果易凯此时进入这个领域,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正是鹬蚌相争之时,做渔翁都懂的。甚至技术上都没问题。在光盘存储设备领域,索尼和菲利普是制定标准的两大公司。到时候无非用易凯的专利找菲利普交换,甚至合作开发,其他的技术难点都不怎么大。

  另外,由于任天堂一家独大,其对游戏公司的剥削相当厉害,不仅在利润上要很高的分成,而且还规定每年开发的游戏项目数量。就是不让某家游戏公司做大,让他们成为一盘散沙,只能依靠任天堂赚钱。

  这也就是为什么,前世索尼的ps系列会如此畅销,就是因为有大批的小型游戏公司不堪承受任天堂的压迫,投入到索尼的怀抱。

  而此时易凯的乱入,同样会获得大批游戏公司的支持。而且冰山网络也有自己的游戏子公司,怎么说,也不会出现有机无游戏的尴尬局面。

  还有一点相当重要,前世中,为了打破任天堂和索尼的垄断,微软的b第一代曾经每年十几亿美元的持续烧钱。直到第二代,才逐步实现了盈利。

  易凯当然没有微软那样的财大气粗。所以只能够选择抢先一步。以新产品的超额利润弥补营销成本。要知道,无论是任天堂还是索尼,都是到了93、94年才推出这款新产品。荆建就准备利用他们撕逼的时机,抢先研发出设备,抢先抢占这个发展迅猛的新兴市场!

  1984之狂潮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