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0章面见记者_1984之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无奈的表情,“嘴皮子、笔杆子都斗不过,我又不愿意附和他们的错误观点。而且我说话就有人听吗?就当缩头乌龟呗!反正有姐您的石榴裙罩着我!”

  “呸!”凌枫笑啐,“你倒是有心思吃我的软饭?老娘打死你这个混小子。”

  “嘿嘿,这话难听了啊?男女平等嘛!”

  “这样吧!等会儿会来两个记者,你就挑好听的说点。有些官面文章还是需要的。”

  “成!把他们叫来吧!”

  其实荆建对舆论洗白的态度是无可无不可。他真没把这些当回事。影评无非影响到一些影迷,受众又不怎么广,又何必去理会呢?当然,能有机会说几句,荆建也不会反对。

  凌枫明显有备而来,那俩位《大众电影》的记者很快到来。这时期各类报刊杂志的流传度都是相当广,而《大众电影》曾经以单期947万册印量,保持了电影杂志一期销售量最高的世界纪录。由此可见,凌枫和背后的主管部门确实是用了心。

  来的记者是一男一女,为荆建拍了几张照以后,他们就开始了提问。一开始的问题相当常规,无非是祝贺获奖和商业吹捧几句。不过很快就提问到了现在的这场舆论风暴。

  “荆导,您对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有何看法?”

  “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哦?您的意思……?似乎把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放在同等位置看待?”

  荆建看了一眼提问的那位男记者:“我指正这里的一个误区。全世界都存在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争,包括欧美国家,甚至在好莱坞。但是商业电影有许多烂片,艺术电影同样也有许多烂片。我们能看到的基本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可能连十分之一都不到。确实,获奖影片以艺术电影居多,而且里面的角色容易出彩。因为都是些性格残缺或者心理残缺的人物,对演技的要求比较高。容易吸引住评委的目光。但商业电影同样不容易,要尽可能多的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难度上都是差不多,又何必分个高下呢?”

  “是吗?”一旁的女记者有了兴趣,“那您认为,我国电影未来的道路,应该是何种类型的电影?”

  “当然是商业电影。”荆建毫不犹豫的回答。让凌枫和两位记者都是一愣。而凌枫急着使眼色,想让荆建不要胡乱说话。

  果然,那男记者来了精神:“荆导,那就放弃追求电影艺术了吗?现在社会上有个不良风气,就是一切向钱看。您作为电影工作者,难道不该主动做出表率吗?”

  荆建微微一笑:“抱歉,我就说的直接一点。艺术是需要天赋的,我都不敢自认为电影艺术家。而在全国范围内,目前还工作在电影第一线的导演,有艺术天赋的可能连一只手都没有。可能未来会出现一些年轻导演,会培养出这种天赋。但数量绝不会很多。而且艺术家也有创作的低峰期,并不是一直能保持旺盛的创作。所以说,这就是一个驳论,艺术本身就是一件珍品。没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个瓷器活吧!”

  /txt/74265/

  。_

  【悠阅书城uu小说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1984之狂潮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