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二章 李言庆_篡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在楼下遥遥向窦威一揖,而后大步走进小楼。

  一边走,他心里一边还在奇怪:师古?莫非是颜籀?他也来了?

  顺着楼梯,登上二楼之后,李言庆就看见书房里,坐着两个人。还都是熟人,一个窦威,另一个正是颜师古。

  这两个人,可都是他最早接触的两个名士。

  不管最初他和颜师古如何紧张,却不可否认,若无颜师古,也就没有他李言庆后来的成就。

  至于十余年前的赌约?

  言庆早已不放在心上。说实话,当年两人同著三国,一个是从学术的角度,一个是以小说的形式,完全属于两个层面。谁胜谁负?很难说的清楚。如果单从接受广度而言,李言庆得胜;但如果从学术角度来说,无疑是颜师古更胜一筹。所以,两人的胜负,无人可做评断。

  “窦公,颜先生。”

  李言庆深施一礼,窦威坦然受之。

  颜师古连忙起身,“郡王登门,下官未曾出迎,已是大不敬之罪,焉敢再受郡王如此大礼?”

  郡王?

  说实话,王明伟在门外称呼李言庆为郡王的时候,言庆心里并不是不奇怪。

  因为按照规矩,王明伟可以称呼他世子。李孝基身为亲王,又只他一子,怎可能会一门出二王呢?

  且不论这亲王和郡王品秩虽然不同,可这性质,基本上一样。

  难道,因为自己横扫河北,故而被提前封赏?这……似乎有点不太合乎规矩!

  “颜先生休要客套,当年若非你暗中多有照拂,李言庆焉能有今日之成就?世绩和宏毅都说了,当初他们借给我的那些书籍,有大半都是先生暗中赠与。言庆虽与先生无师徒之名,但这授艺之恩,却不敢忘怀。

  先生还是快快请坐……”

  若谈论名气,李言庆现在未必输于颜师古,甚至略高一筹。

  可是这态度上,却依旧非常恭歉。令颜师古心中大快。人常说三岁看老,李言庆虽然已功成名就,但并未因此而似大多数同龄人那样忘乎所以。也唯有这般品德,他才能有今日的成就吧。

  颜师古和李言庆客套一番,分宾主落座。

  当然了,这里虽是巩县,是李言庆的地盘。可这小小的驿馆里,李言庆却是客人。

  窦威极为满意的捻须而笑,对于李言庆这种恭歉的态度,非常高兴。

  当年,他是看在李渊李孝基的面子上,出手帮助言庆。只是没有想到,十载之后,昔年垂髻童子,如今已茁壮成才。这也使得他心中生出万般感慨,当年若是让禅师与这少年多多交往,也许今日就是另外一个景象。

  禅师,全名窦禅师,是窦威的独孙。

  从小随父亲生活在长安,颇有纨绔之气,令窦威非常不满。

  窦家三代子弟,如今出头者并不多。除了窦抗之子窦诞之外,似乎也就是以窦轨之子窦奉节最为出色。可在当年,窦奉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