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崔道林(上)拜求推荐收藏_篡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会的这些话语?如果说,此前他赋诗创字,可解释为天资不凡,那刚才说的话,没有几十年的生活阅历,恐怕也说不出来,更别说似他讲的如此通透。

  “言庆乖孙,你这些话,是从哪儿听来的?”

  郑言庆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已经想好了托辞。

  “是孙先生说的……前些日子,我偶然间把爷爷那一日说的担心告诉了孙先生。

  先生就说,这件事还需好生应对。只是他不好直接和您说,就让我找机会,劝您一下。先生还对我说,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君子与其练达,不弱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他让我把这句话转告爷爷,说您一定会明白。”

  言庆这一席话,引自《菜根谭》。

  其原意取自老子道德经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过菜根谭的言语,显然更加的浅显易懂,即便郑世安文学不通,也能明白个其中奥妙。这就是让他不要好胜争强,学会顺势而为。人有起起伏伏,只看你如何看待,莫钻了牛角尖。

  郑世安长叹一声,“先生不愧‘圣童’,果然字字珠玑。”

  说完,他向言庆看去,伸手摩挲言庆的脑瓜子,“爷爷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觉得这样子,恐怕要你受了委屈。今天听你一说,我也就知道该如何处理此事了。”

  他虽然没有说要改变主意,但以言庆对郑世安的了解,想必也不会再心存怨恨。

  只要郑世安能想得开,不硬着干就行。

  哪怕郑仁基不看重郑世安,但郑大士在世一天,郑世安在安远堂的地位,就不可改变。

  想到这里,郑言庆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

  日子就这样,在忙碌中,不知不觉的过去。

  郑世安依旧忙忙碌碌,而郑言庆则显得很悠闲。或是看看书,练练字,或是和徐世勣一起习武练功。闲余时,他就牵着驴,在庭院里活动,有时候还会去田庄看看。

  洛阳街头,已开始流传咏鹅诗。

  许多文人士子,纷纷赶赴偃师,想要拓印临摹。

  不过,却没有人知道,那位独创咏鹅体,复又咏鹅诗的鹅公子,究竟是何许人也?

  张琮未能追上张仲坚,所以至今仍不知道这鹅公子的身份。

  只是隐约猜到,这位鹅公子应该是郑氏族人,于是写信告之吴县老家,请吴县张氏族长出面,才好向郑家询问。毕竟,这有个门户等级的问题。张琮一个庶出子弟,实在不好去郑家拜访。而且,就算他去了郑家,也未必能见到郑家族长。

  与此同时,长安大兴城越国公府中,一个白面黑须老者,正拿着一份拓本,在书案上奋笔挥毫,临摹者拓本上的文字。在书案前,垂手站立有三个华服男子,一个个神情肃穆,甚至不敢大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