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大决战_拜占庭之鹰:马其顿的希奥埃洛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阵!结阵!”米哈埃尔·杜卡斯将自己最精锐的重步兵和骑兵放在了左翼,右翼是索菲亚军团和为数不多的重骑兵。

  而对方却将精锐放在了自己的左翼。

  这意味着叛军的右翼比较薄弱。

  于是西格尔亲自带着自己的骑兵卫队来到了他们的右翼,和米哈埃尔陛下的精锐左翼对抗着。

  战斗由叛军率先发起,西格尔将军一马当先!他带着3000人左右的伙友骑兵和自己的将军卫队,呈机动阵型向帝国的左翼袭击而来。

  骑兵的机动阵型是将整个骑兵部队划分为很小很小的,几十个人的小组合。

  这些小组合是专门用来欺负那些不灵敏的作战单位的,他们往往几十人进攻或撤退。这是在和匈人、佩切涅格人作战时,帝国学会的战术。

  反观帝国的精锐重步兵则没有办法分成一个个小团体进行反击。

  重步兵的战阵是他最大的优势,此时的重步兵被接近的骑兵部队们用标枪和弓箭骚扰着。

  甚至有胆大的300名骑兵,他们握着米的骑枪从战阵的角落上划过,像刀切豆腐一样划下来一个角。

  而帝国的士兵根本无法采取有效打击,因为步兵矛普遍2米多了不起了。

  重步兵军团和帝国骑兵团犹豫了,好在统帅他们的也是一名老道的将军。

  3000名帝国中装骑兵出发了,他们倚靠后发的体力优势与叛军的骑兵团冲撞在了一起!

  西格尔带着将军卫队,和未投入战斗的1000名骑兵抵挡这些帝国骑兵。

  而之前的散阵骑兵则快速撤退,在后方集结。

  人数优势的帝国骑兵有效的杀伤了敌方。

  但是敌方一旦再集结完毕,又将会有预备队,再投入战场的主动性。

  左翼的骑兵之战很好的反映出了战场的多变,而双方将军的指挥水平也非常高,他们对战机的把我十分老道。

  简简单单的一次碰撞中,攻守易型了3次。

  米哈埃尔·杜卡斯是个自负的人,但在这紧张的环节亦不敢多做“发挥”,他老老实实地在自己的中军后方,听从者身边将军的建议。

  中军接敌了,敌军左翼的精锐步兵也接敌了。

  双方步兵的战线,此时很难说再有什么战略上的安排,如今焦灼在一起,看的就是基层官兵的临场发挥和士兵的战斗素养了。

  帝国军左翼,也就是南边。场上唯一还存在大规模战术变动的,就只有这一处了。

  己方的重步兵和中装骑兵的配合下造成了远胜于叛军的杀伤。

  一个令人容易误解的是,纯骑兵部队比步骑集合的混编部队更厉害,实际上这是错误的。

  骑兵本身的优势在于机动,即快速进攻与快速脱离,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冲击效果,或者配合弓箭达到持续性极强,展现出打击烈度极高的效果。

  而与单人单骑的对决中,双方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