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章 督战天下_天下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防卫舰和炮艇,死守一个反击点,并对曰本来往于南洋的商船进行打击。

  胡楚元的目标就是要集中主力确保黄海的控制权,通过海路输送物资,在丹东和营口的等鸭绿江防线驻防,和曰本进行长期损耗战。

  拖。

  这是最好的战术,在双方正式宣战后,中立国都会停止对双方的军售,问题是美国不会中立,中美合作协议规定美方有权利对中方在战争期间继续供应物资。

  英国可能是中立,德国则未必,法国也未必对曰本真正的中立。

  利用这个优势,胡楚元完全可以在一年之内完成决战准备,前面就是拖。

  曰本自己的造舰能力不如中国,它的三大军工造船厂的配套设施是不齐备的,总体上不如福州造船总厂和江南造船总厂,自产军舰的差别也较大。

  曰本在此前几乎没有在国内生产过一艘铁甲舰,而福州造船总厂已经生产了六艘,并且有江卫级、镇江级、春雨级三种全钢甲舰的制造经验。

  这种差距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弥补的,曰本必然要为他们只走捷径付出代价。

  将三大水师迅速整合为北海联合舰队和台湾舰队后,清政斧在海军上,基本执行南守北攻的策略就成了定局,逼迫曰本主力在朝鲜海域和清军的北海联合舰队决战。

  曰本要是不肯决战,拖延到两年后,胡楚元就会转变战略,采用北守南攻策略,从台湾基隆港向曰本发起跳板式的攻击,和曰本海军决一死战。

  1890年4月中旬,胡楚元率领北海联合舰队抵达旅顺港,他前脚刚到,直隶提督叶志超就在汉城大败,二十多个营,一万四千余人被曰本精锐的第六师团和第九旅团轻易击溃,伤亡过六千人。

  叶志超只身逃蹿,骑马逃回平壤,居然宣称自己大胜一场,两翼大败,不得不退。

  神经。

  胡楚元在朝鲜、曰本有的是耳线和情报员,电报线也不是白铺设的,李鸿章刚替叶志超申奏一份嘉奖,让朝廷继续重用这个嫡系,胡楚元就一个折子送了上去,要求临阵斩首。

  胡楚元要求斩立决,不斩则请辞北海联合舰队钦差督办大臣一职,不斩,若是平壤再大败,请斩李鸿章。

  无奈之下,恭亲王奕只能批奏,让宋庆在平壤总领驻防督办一职,对叶志超就地宣斩。

  宋庆这个人虽然老了点,可毕竟是老姜,也有些能耐和威望,在平壤的积极布防之余,他也上奏朝廷,认为平壤不可死守,应该继续退防到安州、介川,依靠妙香山脉和清川江驻防。

  平壤之战不过是争取一点时间,此外,曰军虽猛,精锐数量不过万余,可一路北退,任由侵占朝鲜,让他们拉长补给线。

  光绪帝载湉看到折子之后很生气,但胡楚元事先让张百熙注意着,身为领班军机章京的张百熙就和光绪帝载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