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九十四章 钟声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皇帝身上。如今,皇位交替之际,怎能不叫人忐忑……

  曹颙挑眉道:“何处的兵马,可问仔细了?”

  “小的亲自去问的,是步军都统衙门的兵马。那个领头的小校,早先做过傅家大爷的手下,还晓得咱们府。听小的相问,他就多说了几句。他也不晓得缘由,只晓得出动了不少人,将内城的官邸都宿卫起来。”张义回道。

  曹颙听了,心中冷笑。

  名为“宿卫”,实是“防范”,怕宗室与权贵在这个时候闹事。

  不过也好,如此有了双保险,四阿哥这龙椅坐得也稳当了。

  虽不知康熙什么时辰驾崩,但是寺庙钟声响了这许久,内城已经执行戒严,那皇舆回宫怕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想到这里,曹颙对曹元道:“即日起,阖府挂白,上下服丧。”说完,又对张义道:“使人准备马,我稍后去皇城。”

  方才出来匆忙,没有在兰院驻足,现下回来,曹颙直接进了兰院。

  李氏此刻面上都是残泪,见儿子进来,忙低头擦拭干净。

  “母亲,节哀顺变。”曹颙心里叹了口气,轻声安慰道。

  李氏红着眼圈,摇了摇头,道:“我有什么好哀的。算起来,我活了五十多年,见过……的次数,两个巴掌都数的过来……年将七旬,也算小高寿……”

  她嘴里说得明白,但是眼中悲苦却是遮不住的。

  这几年,她心中虽有怨恨,可也晓得自己一介孤女,到底是沾了血缘的关系,才过得比世家千金还要滋润。

  现下晓得皇上驾崩的消息,李氏还如坠梦中,不敢相信。

  她本就病着,乍听到这个消息又就有些支持不住。与儿子、媳妇说了两句后,她就不再要强,歪倒在炕上,险些推倒了那副绣着竹兰的插屏。

  曹颙与初瑜小心地将她扶好安置。

  李氏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媳妇,道:“我乏了,要睡一觉。曹颙明儿开始,还有得忙,你们回去早点安置。

  曹颙是寅初(凌晨三点)从府里出来,到金水桥前时,早已经有不少王公大人在。

  大家就跟在菜市场似,闹闹哄哄的。曹颙望了望远处的马车,看来自己选择骑马过来是明智之极。

  接下来,曹颙就跟看大戏的感觉一般无二。

  天亮时,大行皇帝的皇舆在大军的簇拥下,缓缓而来。

  也不知是谁带头,大家相继跪下,立时哭声震天。

  瞧着他们鼻子眼泪都出来的,如丧考妣的模样,曹颙真是瞪目结舌。还好,他早做准备,袖口擦了生姜,想要眼泪也便宜。

  在满目赤红时,他想起初上京时陛见的情景。那个时候的康熙,真像个慈爱的长辈。他不是石头心肠,要说不感激康熙的庇护是假的;只是后来发生太多事,使得那些感激都了无踪影,

  接下来,曹颙看了一场大戏。

  雍正扶着皇舆,双眼含泪,徒步随行。亲手扶至宫门。

  诸位王公大臣与皇子阿哥,都拼了命的嚎叫。

  听说七阿哥留守唇畅春园后,曹颙最后那点担心也都烟消云散。

  四阿哥在御辇旁,已经没有早先的内敛与低调,只剩下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势。,

  曹颙关注着四阿哥,四阿哥似乎留意到,也望向曹颙看了两眼。

  将大行皇帝安奉在乾清宫后,四阿哥就使人召礼部官员,安排大行皇帝装裹之事。

  因刚才看到曹颙,四阿哥想到李氏身上。

  等到礼部官员跪安,四阿哥才想起方才礼部所拟,大行皇帝大殓时,王公贝勒

  文武百官近前寄哀思;公主福晋们的也能就近照看。

  李氏的身份是外命妇,不能近前瞻仰致哀……

  重生于康熙末年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