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1章 星加坡天福宫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因此,老爷子特地和那帮天福宫董事们商议,趁此机会搞个声势浩大的活动场面来,让我们华人特别是福建乡老们能团结一起,扬眉吐气一番。”青年道出此事原委。

  这名青年名叫陈明水,在星加坡这个港埠地头也算是一号人物。说其他,就不得不说他的岳父和父亲。

  陈明水岳父便是星加坡以及马六甲两地鼎鼎大名的薛佛记。薛佛记虽然出生在马六甲,算是地道的本土出生的华人,但他始终牢记其父亲薛中衍交代的自称是福建漳浦人氏。早在星加坡刚开设商埠的道光年间,薛佛记就与一批同籍福建老乡到新加坡做生意,后发家致富,成为新加坡华籍最大富户。他为人慷慨好义,深得乡侨的爱戴,带头捐献巨款,兴建恒山亭,被推为恒山亭第一大董事,成为新加坡福建帮的开山祖师。晚年回到马六甲,荣任青云亭亭主,成为马六甲华人社会的最高“话事人”,同时也参与星加坡出资修建天福宫,成为麻六甲和星加坡两地名望极高的华人头领。如今虽然过世,但诸多华人仍旧念着他的好。

  而陈明水的父亲陈金声,号巨川,是“丰兴号”的老板,不但生意兴隆成为当地巨富,而且热心为华人同胞谋福利,积极改善居民水供水问题,捐献一万三千英镑的巨资,可惜英洋当局对并不关心,无奈之下,陈金声只能再次自掏腰包,雇佣马来土著人以牛车拉水,供应星加坡港埠城内的华裔居民用水。而且,陈金声还在星加坡华掀起华文教育,先是在天福宫侧殿设立崇文阁,后又捐资合同他人一并成立萃英书院,成为书院的大董事,为星加坡当地的华人同胞子弟培养读书人。

  一时间,原本在星加坡设立陈笃生医院,并牵头创建天福宫的陈笃生因病去世后,陈金声成为星加坡当地华人圈中的首领,名望很高。

  因此,陈明水在新加坡的地位,可想而知。

  事实上,这几年父亲陈金声已开始年迈,逐渐将手中的生意交给陈明水,因此,陈明水十分清楚华人在星加坡的地位如何。即便自家父亲成为洋人任命的管理华人同胞的甲必丹,即便自家生意做得再大赚钱再多,在洋人为上等人的海外之地,也无地位,甚至连那些马来土著们、洋人的印度奴仆们,都要侵凌自己。因此,听到祖地的朝廷派出大军击败南洋的红毛洋人和英国人之后,陈明水和父亲陈金声关门歇业了两天,召集亲朋好友吃酒庆祝,高兴得大醉一场。从此以后,南洋的华人有了依靠,不再遭受洋人的欺凌了。

  这样想着,陈明水满脸笑意地望着码头方向。

  这时,源顺街口的人群震动起来,一名小厮来报:洋人从海峡总督府出来,已经在十余名卫兵的护卫下,乘坐马车赶来天福宫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