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择人,军情如火!_冠绝新汉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在自己稳固了边疆,打退了几次来犯之后,那不少亲朋好友已经是行动起来,派人过来打探了,看那架势,分明是等着局势稳定,就开始走后门,讨要吏胥之位了。

  “这种事自然要杜绝,想过来的人,最多是安排陈家的事物给他们,要么就是下去建设新农村,要么就为商品流通做贡献,有本事的刻意酌情考核,没本事还想要位置的,有多远滚多远,另外,要招揽更多的人才,单纯靠几个千金买马骨的例子,只能治标一时,想要治本,还需要有一套能长期机制……”

  这么想着,他走到了书桌前,将昨晚被妥善保存,刚刚才被送来的那一叠文章拿了过来,然后便坐下来,观看起来,同时拿出了笔墨纸砚,不时在上面进行批注。

  如果是后世的科举,这般随意批注、审阅试卷,是绝无可能的,这阅卷工作也是科举的重要一环,甚至在重要性上还要超过考生的临场答题。

  只是当下这个环境,别说科举的完善,连这个制度本身也就只有一个影子。

  陈止翻看的速度很快,批注的速度也不慢,一边看,这表情还忍不住有所变化,但大多数时间都是皱起眉头。

  一连看了七八篇之后,陈止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浪费时间了。

  平心而论,这些世家子弟所写来的文章,其实文藻用词都还不错,也都可以说是言之有物了,但大部分的内容,却都给陈止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好嘛,这些人倒是把《六国论》读的不错,居然生搬硬套在这些文章里面了,我问他们,若为将军,何以为政,这些人倒真是肚量不小、眼界颇高,一个一个都是立足高远,从整个北地局势进行分析,只是这些东西多数都是空话,是将问题提出来,却没有解决问题,只靠着经义文章里的道理,可是说不通的……”

  摇了摇头,他又在一篇文章上写了备注,表明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随后翻到了另外一篇,稍微看了几眼之后便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篇倒还是这么回事。”

  念头落下,他看了一下文章的署名,正好看到了唐资两字。

  “唐资这篇文章是从财政和经济方面分析了代郡的情况,并且提出了当下代郡的商业潜力,其实还没有彻底释放出来,原因就是被周围的局势压制,一日与王浚之间的关系不能明朗,一日便不得真正安宁,大部分的商贾也在等待结果,而他倒也提出了解决办法,还是立足于经济和财政,以钱财养兵马,甚至还提出来运用代郡特产冲击幽州产业体系,算是颇为超前的思维了,可见,他为了展现才能,着实是下了一番功夫了,说不定事先就已经预估到了题目……”

  考前押题,这可不是后人的专利,近乎出于本能。

  “总的而言,思路还是十分清晰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