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六章 负命而来,先来个推荐_冠绝新汉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而说起自己的看法来——

  “刚才老谢说了几个要点,只要斟酌、分析,就能推敲出背后蹊跷,知道是夸大之语,这第一点,就是说每个月都要修正一番,但说着简单,要施行起来何等困难?我知道陈府君先前大胜异族,收拢了诸多异族兵马,还将不少胡人关押在矿场做工,这听着好听,其实就是将其他们贬为奴隶了,这奴隶在严加看管之下,用来做苦力尚可,但用来修筑道路,就很是复杂了,监督、巡检,以及防止他们逃跑,都是一个大工程,非朝廷与州府相助,断然难以持久,更不要说每月皆修,光是调动起来,这几千人的奴隶,就要花费不止一个月的时间。”

  张笋听着,连连点头,品味其中关键,深感大有收获。

  而桓彝随后话锋一转:“另外,就是这个‘凡有路段出了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回报’了,这一句话,更是有些夸张了,须知代郡虽是幽州治下一郡,但也有四县三千多户,听说最近还新筑一城,名为代北,分散各方,便是县与县之间联络,都要快马奔驰,从北到南,跑上一两天的时间,如今反而是某一处的道路,但凡出现问题,立刻就能传讯过去,然后调动人马过来修补?”

  “原来如此!”那张笋听到这里,顿时茅塞顿开,只觉得整个人的思路都清晰起来,不由连连称赞,这心里也在暗暗感慨,这位桓彝,不愧也是名满江左的人物。

  据他所知,近几年的徐州、扬州、兖州、豫州等地,除了不少人物,因为靠近江左,所以都在江左传名,其中最为响亮的,当然就是陈止了,而今在北地为太守,接连挫败外地、内乱,更传出不少大动作。

  除此之外,还有几人,这桓彝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比起突然崛起的陈止,桓彝的名声流传,对于寻常人来说,无疑更容易接受,遵循了一个循序渐进的道路,而且在这个期间,桓彝也和几位江左名士关系亲近,如谢鲲等人,都与他亲近,这彼此之间的吹捧和互动,也奠定了名声基础,也让他与江都王早有联系。

  而今,江都王占据一方,手握重兵,向北与王浚相接,向南还能节制苟晞,势力膨胀之下,桓彝正式投靠出仕,当然会得到重视。

  张家投靠江都王,对其麾下众人皆有研究和了解,桓彝也不例外,此时接触,张笋听其言、观其行,自然有所判断。

  这时,桓彝也做出了判断:“此处本就是边界,恐怕不会有商贾通行,加上陈府君以兵家之威震慑,寻常的贼兵不敢靠近,因而才会让人觉得道路通畅,为之震撼,但若是继续深入,就会发现真貌了。”

  其他人也对桓彝的一番判断,表示了认可和称赞,只是那牧民老谢似乎还有其他看法,只是感受着马队的气氛,不敢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