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0章 销售的对象_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月份,对我国北方来说,那算是极冷的时节了。

  而对于复县,这个时间段同样是最冷的时候,只不过这边没有风雪,气温达不到零下,大家只需要穿上了御寒的秋衣秋裤就可以了。

  提到秋衣秋裤,这年头儿,又有多少穷苦人家,穿不起秋衣秋裤呢?

  长厢房里,在石大川的带领下,又有四辆农用三轮车出炉。

  对于制造农用三轮车,石大川已经是十分熟练了。

  而经过两个月的磨合的学徒工们,也能够基本掌握操作流程,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石大川帮忙,他们也能够自主完成,除非遇到了特殊的,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四辆农用三轮车一做出来,陈昂又急着想要找销路。

  毕竟车子可以慢慢做,但没有销路,做的再多,那也只能摆着,短时间要是不能回笼资金,这可是个大麻烦。

  他小家小业,可经不起有东西卖不出的折腾。

  上次的四辆车,要不是因为苗家兴所需,指不定还得在这里放着呢。

  本以为自己放出去流动广告标语可以吸引一些买主,但闹到最后,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这标语通俗易懂,时间长了,有些人都能喊出口号。

  但空喊口号,来买的人,却没有一个。

  究其原因,就是太贵了!

  三千块的报价,放在这个年代还是太过奢侈。

  改革开放才多久?除了土豪大拿,谁能去买?谁又有闲钱买得起?

  而且最致命的一个问题是,真正有钱的人知道这车需要手摇,谁肯花那个力气遭这份儿罪?

  除外,柴油机声音又大,他们也不想感受这种刺耳的喧闹声音。

  这其实也是早期农用三轮车销售最为致命的问题,现如今,在陈昂的身上,第一时间就体现出来了。

  没办法,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该面对的遭遇,总得要面对的!

  就在陈昂有些愁眉苦脸,不知道该怎么找销路的时候,却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大批买家,主动上门求购了!

  买这些车子的人并不是该车对口的农民,而是一些多金的权贵!

  最重要的是,这些权贵都是苗家兴给带来的。

  对于宣传农用三轮车这个事儿,实际上苗家兴也是不遗余力。

  毕竟自己是这家工厂的第二大股东,陈昂这边若是搞的好,他也能跟着慢慢变好。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点就是,这也是他第一次对外投资的一笔生意。

  事儿都传出去了,自家工厂的师傅都被他给挖走了,那总得做出个样子,给工厂的高管们,给自己的父亲看看吧?

  所以为了不打脸,为了争口气,他十分的上心。

  也为此,他不惜在自己心爱的吉普车上,贴上了一张宣传图。

  农用三轮车的整体样子就画在上面,并配写上了宣传标语。

  开着这样的车出门,都不需要苗家兴主动介绍,圈子里认识他权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