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五章:步枪_南疆记事:密林诡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差别不大。

  走近那根铁柱一般的“定海神针”,这的确是一个大得可怕的装置。五六个人能不能合抱而起,都还是个问题。铁皮上镶着一些奇怪的按钮,不知作何用处。伸手一敲,感觉非常厚,不知道里面是实心,还是空心。

  但是,那上边儿有一个类似于门闸的装置,在圆柱形上切除一个截面。伸手一掰,无论怎么都掰不动,我猜测,这应该是一个电梯一类的装置。这在黄班长的描述中,倒是从未提及过,仅是说明有这个东西而已。

  这根大柱子旁边儿,也还有几根细不过臂膀的铁杆子。旗娃握着杆子,使劲儿摇了摇,依然是纹丝不动。

  低头一看,脚下的水泥地上,在这些柱形器材外沿,开出了一个方圆的口子。就像那个故事里说的一样,这些柱形器材一通到底,不知通向何处。

  邓鸿超对这个大铁柱子不感兴趣,他独自走到室内边缘,打开了手电筒,对我们晃了晃。

  比起考察队,我们的目的更加明确,惊叹之余,得首先完成任务才是。邓鸿超贴沿着墙壁,找到了一道阶梯。楼梯是水泥浇灌的,很厚实,很宽阔。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顺着楼梯踩下,果不其然,这下边儿另有空间。

  跨下楼梯,解放鞋的鞋底,踏上了更为厚硬的物体——钢板。同时,脚底也感觉到一阵黏黏的触感。那好像是长年累月堆积下来的机油,在钢板上凝成了块。放眼一看,建筑底下的空间,是一个相当奇怪的空间构造。和建立楼房一样,只不过苏联人倒了过来,楼往低处修,咱们之前踩的底,现在到了头顶。

  比起上层的空间,这里要小了许多,大概就是一个直径十来米,高度四五米的圆柱形空间。四周的岩体,被凿出了平滑圆润,之前那段宽阔的水泥阶梯,就如石龛里的雕塑作品,硬生生的从圆润的石壁里凿空而出。

  一幕幕真切的画面,让我的脑袋游离神往,当年的考察队,如今的侦察兵,时空似乎在这个时候重合了。回忆之余,也不断的感叹。感叹这些苏联人的能耐,感叹黄班长未能一道亲睹真容。念想无数次的地方,真正踩在脚下后,又是另一种感觉。但是,我忽然又想到,随行的三个人中,有问题的那一个,还没找出来。如果现在分散注意力,正是他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