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什刹海、恭王府、吴鞠通(新书求收藏,求鲜花!)_娱乐:我,德云大先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刹海、恭王府旁。

  作为曾经的满清第一贪官和珅的居住地,恭王府作为景点可以说是在燕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个地方。

  而恭王府所在的什刹海区域曾经也是官宦贵族所居之所。

  虽然经过建国土改,已经收为国有,并且也严禁拆迁改造,为的就是保留此地的四合院文化,同时其他地方也多作为景区出现。但里面仍然有一些宅院有人在居住。

  居住在这里的人,要么祖上是在朝为官,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低调望族。要么就是当年花巨资买下了这里,住在这皇城脚下,取个闹中求静。

  而恭王府旁边,便有一户看起来很低调的四合院。

  但在附近老居民心中,对这四合院里的人却是恭敬至极。

  原因很简单,这附近虽然挨着燕京大学第一医院,可那地方人实在太多了。排队什么的也麻烦,只要不是大病,有个头疼脑热之类的,这些老礼儿们更愿意来这里。

  虽然这里没有挂牌是诊所之类的,但只要宅子主人在家,说明来意,进去听诊号脉,拿着方子去附近的药堂抓副中药,基本上药到病除。

  并且来这里看病还不收费,没了买卖,仁义就出来了。

  来看病的人提着一些礼物,不论贵贱,哪怕是一兜水果呢,只要别空手,那就没问题。

  至于原因嘛……

  年轻人或许不懂,但问老人,老人都得竖起个大拇哥。

  告诉他们:

  “这里是吴鞠通后人的住处。”

  吴鞠通是谁?

  曾经执掌太医院,还编录了部分《四库全书》的大牛人。

  祖祖辈辈世代行医,打明朝起家里人便一直出任御医一职,一直延续到如今。要真论起来历史,经过吴家人祖祖辈辈的手诊过脉象的皇亲贵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百姓就更别提了,海了去了!

  当真是功德无量。

  而这里,也就是吴少白的家了。

  ……

  “行,二叔,你回吧。明天一早我就去找我爸我妈,你甭管了。”

  中年人点点头:

  “行,老爷子应该睡了,你动静小点。”

  “放心吧。”

  吴少白点点头,拿出钥匙开了门,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这座四合院的规模虽然赶不上恭王府,但规模也不小。院子打扫的很干净,入眼便是一座还亮着灯的屋子。

  屋子两侧有六根楠木柱子,门框上是一副对联:

  “春暖杏林花吐锦;泉流桔井水生香。”

  横批是“百草长春”。

  而如果有心人仔细看,还能看到横批左侧有一处金印。金印上刻着的是四个字:

  “戒之在得”

  要是有懂行的,估摸着会大惊失色。

  这四个字出自《论语》,而历史上用这句话最知名的人就是康熙皇帝。

  而这印字,与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两方金印:“戒之在得”、“七旬清健”之一的康熙之印一模一样。

  不差分毫。

  可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