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九章 大事业大理想(下)_盛唐神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样举两个例子。比如,四海商社有个藕煤工坊,之前所有的工人工钱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有人偷懒。于是就有人提意见了:他张阿三生产的藕煤只有我李阿四的一半多,凭什么和我拿一样的工钱!

  于是这意见就一层层反应到我的妻子那里了,我妻子的意见是让这些工人商议出一个众人都能接受的方案出来,然后这些工人就真的商议出来了。

  这个新方案就是,先取一个每名工人都必须达到的平均值,这叫固定工钱;超过这个平均值后,每生产一百个藕煤,再多获得多少工钱,没有上限。

  然后这个方案就在这家工坊试行,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第一个月产量竟然一下提高了五成还多,工坊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不说。工人同样大幅受益,而且每名工人都非常满意。

  于是,这个成功的经验便开始在四商社大多数的工坊和超市里推广开来,结果这些工坊和超市的效益全都提高了三成以上。

  还有一个例子,是四海超市一名小管理提的意见,说是应该在平常的工钱之外,根据每名员工业绩和考勤,还有超市的年终收益,增加一项奖金。

  结果试验之后,超市的管理效率一下上去了,收益也提了几成,于是也在全四海商社名下推广起来,现在这名小管理已经成为四海超市的一名主管。”

  说到这里,萧去病充满鼓励地看了一眼坐在下面的名叫赵曙的四海商社主管,人们开始小声议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

  特别是天策书院的学生,他们都是世家子弟,和万中选一的寒门人杰,毕业之后或者会成为大唐官吏,或者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工坊商行的管理者,或者技术是技术人才。

  不管将来他们成为什么,现在的心境却是和李倓一样的,就是看到了大唐所面临的大变革,热血激昂地想参与到其中去。不少人都曾热烈讨论,想设计出一套管理制度来,以适应这新的时代,到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都走错了方向——老师的智慧果然是与我等凡人无法企及的啊!

  他们自然不知道,萧去病说的这些话,乃是另一个时空,无数国人血的教训和经验智慧总结,其中最大的智慧便来自那位个子较矮的伟人。

  “这就是本王说的自下而上的变革,是最成功的变革!总结起来就是官员、吏员、管理者要对新生事物保持时刻的关注,并下到底层,发现听取收集各种问题和意见,然后然后研讨、试验、改进、推广、再使其制度化,慢慢的完成了从旧制度到新制度的变革。

  当然除了这些好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好的问题;比如有的黑心工坊不顾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让工人超长时间工作,工钱却很低,甚至还有人开地下工坊,拐卖人口,不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