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3章 一手书,一手剑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原国在南边的战场处于兵力劣势,压根就是依靠素质在抵消兵力不足的缺点。

  楚国那边的兵种比较单一。

  原国不一样的。

  “国尉所言有理。”智瑶之前已经派人回去征召新的骑兵部队了。

  其实,孙武完全是依靠个人才智和经验,智瑶就不一样了。

  历史上有太多的战例让智瑶明白干扰敌军粮道的重要性,跟当前时代时间最近的就是长平之战。

  那一场比拼国力的战争中,白起就动用一两万骑兵深入尝试截断赵军补给线,无法完全解决就改为利用骑兵灵活机动的优势,无休止地袭扰赵军的补给线,既是破坏赵军补给线,也能迫使赵军的骑兵被调到后方,减少正面战场来自赵军骑兵的威胁。

  原军面对的是没有骑兵的楚国,代表着楚国君臣想要保护己方补给线,一定需要回撤更多的兵力针对补给线进行保护。

  他俩不在阵前,担任指挥作战的是谁?

  今天原军由智徐吾指挥,副手分别是智开、程武、智英、智林、豫让、籍秦。

  同时也是在今天,智开终于如愿以偿,能够亲身投入到与敌的争锋之中,也许还有机会率军冲阵。

  从智瑶的安排能看出一点,分明就是一种以老带新的方式。

  原国虽然是一个新生的国家,不少中高层的年龄却是大了一些,针对新一辈的培养要趁早,免得老人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弄出了青黄不接的状况。

  本来智氏的情况会更好一些,比如有着不少孔子门徒。

  奈何期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仅有三成左右的孔子门徒选择留在原国,其余都收拾细软离开了。

  离开的人之中包括子路、子贡、子游、子夏,他们不是回到故乡继续做学问,便是选择投效其他诸侯。

  仅是子路和子贡的离开就显得比较可惜,要不然智瑶还是很希望子路继续在军队发光发热,子贡能够在内政上有所发挥,哪怕是子游或子夏也能为原国的艺术做到贡献。

  很早之前,晋国就开始走军果主义路线,一切奔着为军事做贡献的出发点,哪可能会有什么文化氛围呢?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文化荒漠不是秦国,其实是晋国。

  只是说起来,晋国从来没有压制商业发展来着。这一点有别于秦国。

  非常值得智瑶欣慰的是宰予留了下来。

  不受到孔子待见的宰予,着实不是什么众门徒之耻,纯粹是以前的鲁国和孔子没有给宰予发挥才能的舞台罢了。

  极其能言善道的宰予在原国受到重用,不止活跃在各个邦交的舞台,并且还担负起了原国思想建设的重任。

  智瑶想要改朝换代,仅仅是凭借武力强横造就的也只是一时勉强的宇内混一,思想的传播这一条路线必然是要建设起来的!

  当前,宰予带着自己的属僚活跃于原国各地,他们在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