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3章 立国之战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完朝食又歇息了约两刻钟的时间,两千骑兵作为前导先行出发,随后步骑混着一块浩浩荡荡动弹起来。

  “周边亦是需有斥候警戒。”智瑶这一次想跟敌军打正面交战,谁也不保证敌军会搞点什么。

  没有军队在行军状态下会是全副武装的模样,肯定会脱下甲胄,重一点的兵器也是暂时离身,甲胄和重兵器一般是让随行的驮马或是马车帮忙携带。

  那是行军状态以轻便为主,要不然负重太多,行军速度太慢的同时,等待面临作战也没有剩下多少体力了。

  所以了,所谓的遭受埋伏,其实就是在不穿甲胄与重兵器不在手时,猛然间出现了敌军,哪怕敌军还有点距离,己方也需要穿甲与获得兵器的时间,一般不会有什么战斗队形可言,遭遇到了有准备打没准备而已,并不是近到箭矢可达的距离才叫中埋伏。

  以前智瑶总是对敌军进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攻击,自己屡屡用这种方式占便宜,怎么都不可能见到己方军队遭遇到相同的打击,派出足够的斥候在周边巡视也就成了必要。

  事实证明智瑶的防备做对了!

  “君上,十里外出现代骑,约二十里之外另有楚军。合兵约万余众。”

  这个是斥候发现了赵氏的骑兵,需要耗费时间赶回禀告估测出来的间距。

  那么,原国的斥候应该是在二十里外或三十里外就发现了对方?

  “乘丘”跟“茅”的相隔距离约是八十里,原军出发后的一个时辰左右发现敌军,等于原军距离“茅”还有六十里左右?(步行一小时约5公里,原国500米一里,1000米一公里)

  现在不确定的事情是,对方发现原国的斥候了吗?

  如果楚军和代军知道自己暴露了,他们是选择掉头走人,还是径直逼上来?

  这个要取决于来的联军有多少,万余是前锋,后面还有更多,或者只有万余众。

  只是万余的话,除非他们不知道己方已经暴露的事实,要不然没有可能继续向前了。

  “武,率五千骑兵向西,如敌军逼来,寻机侧击,抑或纠缠;如若敌军与前锋交战,需以援救。”智瑶做出这样的反应。

  程武应了声“诺!”,拍马去调集部队了。

  目前原国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正常情况下需要令箭才能调动军队,暂时则是只能认脸。

  没有办法的事情,比起体系完善这一点,立国之战更加重要,相关的制度只能在后面一一完善了。

  智瑶又派出传令兵,要求作为先导的两千骑兵发现敌人立刻扑上去,能咬住多久就算多久。

  话说,不是想要以堂堂正正的姿态打一场吗?怎么又演变成这样。

  智瑶是想堂堂正正交战,奈何联军想玩阴的。

  原国又不是宋国。在这种前提之下,智瑶不做随机应变之举就该成傻子了。

  理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