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1章 纷纷登场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1章纷纷登场

  冰天雪地外加寒风刺骨,类似的天气行走于野外压根就是在受罪。

  当然了,达官贵人能穿裘装站在车架上,时不时还能喝上热汤,冷反正不会太冷着他们。

  真正受苦的是一众士兵和随从,不止是自己双脚要踩在反复践踏后变得泥泞的道路,还要忍受着一股股吹来的冷风。

  “如吴军北上,奈何?”赵伯鲁坐上卿位了,讲得话也是越来越高端。

  依旧是二代的智瑶在身份上跟赵伯鲁有差距,两人同车就不是那么好说谁在给谁面子了。原因在于智氏当前十分强大,赵氏却是衰弱了下去。

  韩庚也在车上,说道:“如若来犯,当击之!”

  现在谁都知道吴国要挑战晋国,只是吴国搞的事情太多,今年跟楚国打,明年入侵齐国、鲁国、陈国,他们还在挖掘运河,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办事方式搞得到现在还没有正式挑衅到晋国。

  智瑶说道:“邗沟未城,吴亦未筑城,往后另有伯渎河需以挖掘,时之远也。”

  讲真话,夫差真的太顶了,为了能够更方便地北上,要挖一条大约一百五十公里的运河。

  那可是一百五十公里,还是在春秋时代进行挖掘,耗费的人力物力可以想象,并且没有真正建成之前,谁都无法保证会不会成功。

  赵伯鲁诧异道:“瑶知之甚详?”

  晋国跟吴国离得太远,正常速度下的消息往来起码两个月,快马加鞭也不会少于半个月。

  目前的人们知道情报的重要性,可是极少人才会刻意一再收集情报,很多消息靠的就是各国商贾带来的道听途说。

  智瑶面对赵伯鲁的提问笑而不语。

  晋国当前的“元戎”是智申,仅仅是这一点,能够让智瑶密切关注吴国的动向,别提现在的时间节点正式吴国各种牛逼的阶段了。

  老父亲平庸又怎么了?智瑶还是很愿意出大力气,比如让晋国击败吴国,再恢复曾经的霸业,用以让老父亲在史书上留下美名的。

  可以是父债子偿,不能是儿子努力让老爹坐享其成吗?

  智瑶真的很希望智申能够有所事业,进而再美化一下智跞的身后名。

  身份地位没有高到一定程度,无法去理解为什么要追求名声,很多人其实就是什么都不缺了,差的就是得到正面的历史定位。

  努力在向更远大目标迈进的智瑶有把握成事,可能最低的成就也是成为一国之君,有那个能力让祖父和父亲成宗做祖,能够在史书上有正面的名声就更好了。

  其实吧,作为晚辈,尤其是智瑶这种身份地位,顾忌的事项已经不是那么多,能够在史书上留下什么名声算是约束之一。

  所以了,史官的存在有了自己的意义,他们在春秋时代能够约束贵族与君主,好些君主以及贵族没有这种约束的话,估计奋发图强的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