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章 根据地大有希望_我比崇祯大一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粮食出产大省,猜测售卖的农民不应该是从外地千里迢迢购进。

  既然是当地种植的粮食,理所当然是耐寒品种。

  张家口的纬度比黑龙江省更加靠近南方,如果这些种子能够发芽,将要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因为纵然玉米在没有化肥、农药的古代产量有限,也能够达到麦子产量的双倍甚至于三四倍。

  明末之所以乱成一锅粥,很大原因是饥饿导致。

  粮食何其重要!

  有多少粮食注定能够养活多少人口。

  因此黄毅必须千方百计弄粮食,还得争取弄到的粮食是增量。

  用真金白银在张家口购买的粮食肯定不是增量,不会缓解整个汉民族的粮食危机。

  但是在张家口外开垦出麦田种出麦子,有多少算多少都是增量。

  因为口外原本没有那些田地。

  如果根据地大量种植耐寒且产量是麦田三四倍的玉米,不出三年就能够做到“耕一余二”甚至于“耕一余三”。

  意味着根据地只需四分之一的家庭种田就能确保吃饱肚子。

  四分之三的人口不需要种地可以开矿、冶铁、烧砖瓦、石灰、水泥,还可以把根据地的产出卖到关内、漠北。

  最强壮的青少年当然是受教育的战士。

  大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团体合作,黄毅采取的管理办法类似于后世的建设兵团、人民公社。

  事实证明,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公有制更加具备凝聚力。

  仅仅是一个半月而已,根据地的大框架已经形成,一个能够容纳二百几十人聚在一起听故事的大屋子也早就搭建好了。

  当时汪柏山、齐大山、蓝进魁等等认为有了这个大房子,根据地所有的人都能来这里听家主上课。

  谁知变化太快,家主又带回来好几百人。

  看来还要再搭建一个更加宽敞的房子。

  黄毅不准备发动大家用原木和石头再搭建一个大屋子。

  而是让他们尽可能的打井。

  盆地特点,地下水丰富。

  大冬天的,其他施工难以进行,但是不怎么影响打井。

  毕竟冻土层的比例占井的总深度不足百分之五而已。

  黄大双、黄大全、何继业等等带领的打井队其实都是在室内施工。

  这不是讲笑话,那是黄毅指点他们,在打井的位置搭建一个大蒙古包,跟蒙古人当房子住的蒙古包不同的是门留得大多了。

  有了蒙古包,轮番上阵的打井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烤火休息,辛苦程度减轻多了。

  打井一样的是为了防范于未然,明末北方旱灾经常发生,黄毅无法得知张家口北会不会闹旱灾。

  那条穿过盆地的河流发源于燕山山脉,基本上不会枯竭,但是遭遇旱灾之时,水量肯定大幅下降。

  多打一些灌溉井,不靠近河边的田亩提井水浇地,哪怕是几十年一遇的旱灾,也不会造成所有的农田颗粒无收。

  井壁用采集的石头垒砌,属于就地取材。

  因此打井基本上是花费劳动力成本而已,现在黄毅手里的劳动力特别多,而可干的活儿比较少。

  所以组建了二十个打井队,每队十二个青壮年男子外加一个负责做饭的妇女,先在离那条河有点远的地方打出二百个灌溉井再说。

  张家口北日照充足,涝灾很少见,旱灾很常见,无霜期足够农作物生长。

  只要能够确保灌溉用水,基本上就是丰收在望。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