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章 弹指三年间(三)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说我们复兴社自己的军事力量之前,我要先跟大家介绍一个人。阿木,进来吧。”

  随着关彝的召唤,以前董厥家的鹰匠乌蒙阿木低着头走了进来。

  “诸位,这位是来自汉嘉郡的夷人,姓乌蒙,名阿木。擅长养鹰。景耀二年入我幕中。他和他的父亲经过两年半的努力,训练出了五只可以在战场上盘旋,并且利用在空中转圈的方向和圈数,向地面的鹰匠传递消息的战鹰!”

  “好!”首先站起来叫好的是今年已经七十岁的廖勇,他激动得胡须都要飞起:“君候,这可是战场上的利器啊!如此一来,敌军的数量、一举一动岂不是尽入我眼中。”

  “呵呵呵,勇伯不要高兴得太早。这战鹰毕竟是畜生,哪能传递太过详细的消息。不过有了这个东西,敌军要想伏击我们会变得很困难就是了。”

  “哎呀,君候,即使是这样,也是逆天了啊。”

  “呵呵呵,勇伯稍坐一下。”关彝摆摆手:“和战鹰比起来,我更高兴的是,这父子俩还为我复兴社培养出了可以千里传信的一百只信鸽!”

  “啊???!!!”

  你们为什么嘴里都可以塞下一只鸡蛋呢?哦,对了,虽说利用信鸽传信在古代埃及就已经出现。但中国的飞鸽传书却是起于隋唐时期。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知道鸽子可以传信。

  “嗯,今年夏天,我们已经在CD和涪陵之间做过实验了。从CD放飞10羽信鸽,全部成功到达涪陵郡。速度最快的花了接近两天的时间,最慢的也只花了三天半的时间……”

  下面的众人还是呈现出呆傻状态……

  “所以接下来,本侯准备开始在CD、江阳、涪陵三地设立鸽舍。三地都可以用信鸽进行传信。不过此事乃是划时代的军国利器,所以还请大家务必保密。”

  在关彝讲完之后好一会儿,大家终于反应过来了。然后,一瞬间,乌蒙阿木就被大家的口水给淹没了。

  “这信鸽一次能载重多少?”

  “从南中到汉中能否实现直达?”

  “若是我们在伪魏、东吴设立鸽舍又是如何?”

  ……

  “好哪好哪!”看着乱哄哄的场面,关彝也不得不站起身来把双手用力向下压:“好哪好哪,关于信鸽的问题,待会散会后你们自己去找阿木问。本侯先跟大家交个底。信鸽的培养相当费时耗力,目前我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实现了CD、涪陵的通讯,下一步我准备把江阳加进来。之后顺利的话再考虑南中和汉中。总之,逐步的推开,务必确保三年之内,复兴社的信鸽在大汉现有疆土内实现覆盖!”

  “太守真是天人!”

  “哎,兄长,你的惊喜怎么从来没有断过。算啦算啦,你就是哪天召唤来陨石雨我也不奇怪哪……”

  “胡说八道,为兄又不是张角那样的妖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