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七五章 中线和东线(三)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抗进入了襄阳城,在取得了东吴数十年不能达成的巨大成功同时,也彻底的丧失了机动性。由此,晋、吴两国在荆州的战线反而安静了下来:吴军无力北进,晋军无力攻城。大家都只有在这里僵持着,等待着东西两条战线的结果。

  而此时的东线战场,已经成了一片修罗地狱。

  “哐当!”随着大锤狠狠的击打配重杆,投石机的炮捎托举着一枚巨大的石弹迅速跃起,巨大的惯性催动着石弹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亮丽的尾带,然后重重的击落在城内一间房屋的屋顶上。这间原本就塌陷了半边屋顶的木屋悲哀的吱嘎一声,轰然之间化为了一片瓦砾。

  蜀汉建国后四十多年的北伐,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这五次北伐中,以第一次北伐最接近成功,第五次北伐最为悲壮。

  诸葛亮的北伐战略目标是:拿下凉州,统治这里。缩小与曹魏的国力差距。然后再图雍州。

  第二个阶段,则是姜维主持的北伐。姜维的北伐其攻击点比起诸葛亮来,就散乱得多。而且这个阶段的蜀汉北伐,不再执着于一城一地的争夺,更注重的是掳掠曹魏在陇西的人口。但不管怎么说,姜维北伐总体的大战略目标还是很清晰的:通过频繁的进攻,削弱曹魏在凉州,尤其是陇西的统治。使得曹魏不停的在陇西失血。最终不得已退出这里。而一旦曹魏退出了陇西,凉州自然就会脱离曹魏的统治(河西走廊是很狭窄的,陇西一丢,河西走廊的门户就没有了,凉州就会和中原失去联系)。那时候就是蜀汉的外交官们上场的时间了。

  可以说,诸葛亮和姜维心里都很清楚,以蜀汉微弱的国力,是无法一口气吞掉雍凉两州的。先凉后雍,徐徐渐进。是蜀汉四十多年来北伐的基本方略。方法虽然不同,目标都是一致的。

  而关彝这次的北伐呢?

  在此之前,大家非常有必要来一堂地理课。

  现在,请大家坐在一张比较空的桌子面前,并准备两支笔(最好是一只粗一只细)。

  首先,请把那只比较粗的笔横着放到桌子上。

  然后,再把那只比较细的笔竖着放到粗笔的上方。细笔的笔尾一侧紧贴着粗笔笔身的中间。

  之后,调整一下细笔的角度,使细笔与粗笔形成的夹角,左侧是60度,右侧是120度。

  好了,这就是一幅最简单的益北关中地形图。

  这支粗笔,就是秦岭。粗笔的下方,秦岭之南,从您的右手侧数过来,依次是蜀汉的汉中郡、武都郡、阴平郡。

  秦岭之北,分为三个部分。

  那支细笔,就是陇山。他是关中平原和天水黄土丘陵的分界线。也是今天陕西省和甘肃省的界山。

  在陇山的东侧,也就是你的右手侧,是关中平原,也就是本书里经常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