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这并非陛下之过矣。”

  谢慎的安慰并没有让朱厚照觉得好过。

  “先生觉得徭役制度是不是太严苛了?”

  谢慎心中一沉。

  这个问题实在是有些难回答。

  徭役制度本身是为了完成浩大工程,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有的朝代工程多有的朝代工程少,征徭役多了就会有民怨,这也是正常的事情。

  但如果取消徭役,那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就拿疏通运河这件事来说,没有徭役征发谁来做这件事?军户吗?

  他们既当兵又种地,现在又要来疏通运河是不是太过分了些?

  地方官府的吏员?这一共才多少人?

  靠雇佣?朝廷一共才多少岁入?全贴进去都不够疏通运河的吧?

  诚然徭役中有为帝王修建宫室、陵寝这样的事情,但更多的情况是有利于民生的大工程。譬如运河疏通,譬如长城修缮。

  谁敢说没有从这两件事中受益?

  一旦把徭役变成有偿化,国家负担大了不说,向心力也会极速流失。

  所以说,义务徭役制是绝对不能变的国策。

  “先生真是这么想的?”

  朱厚照显然有些迷茫了。为什么大明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处理完了一件又有一件冒出来,仿佛存心跟他作对。

  “陛下不妨这么看,如果没有徭役就没有长城没有运河。百姓们不但要面临鞑靼人劫掠之苦,还少了许多靠着运河谋生的机会。”

  有些话谢慎也只能说到这个地步了。

  “唉,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朕总觉得似乎这个制度哪里有些问题。”

  朱厚照反复敲击着手指,眼神中满是迷茫。

  有时候迷茫不是一件坏事,这至少证明迷茫的人还在思考。

  但现在却不是优柔寡断的时候,朱厚照需要表现出一个君王该有的威严,唯有如此逃籍百姓的数量才会减少。

  “陛下,这三百万隐户......”

  逃籍在大明可是重罪,是要杖责流徙的。但一下子有三百万隐户,如果都按照律法严格执行,恐怕会引发民怨甚至动乱。

  作为内阁大学士,谢慎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朱厚照显然也很犹豫。

  作为天子,他自然不愿意看到子民受苦,但若子民威胁到了朱家王朝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先让他们应征本次徭役,随后把他们打回原籍吧,叫当地官府严格监管,不得再出现大规模逃籍。”

  朱厚照显得有些疲惫,挥了挥手道。

  打回原籍......

  这个处置已经很轻了。

  看来天子是不忍心见百姓受难啊。

  “陛下英明。”

  谢慎拱了拱手道:“不过若要根除此疾,恐怕要想个万全之策。”

  “先生可有办法了?”

  “依臣愚见,不如设置徭役轮值制度,每年由各布政司出一府百姓负责徭役工程。依次轮值。”

  谢慎的这个点子来源于隋唐府兵制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