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七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得不说,李言闻开的方子确实有奇效。

  窈娘的身子虽然还是有些虚弱,不过比起谢慎在国子监外见到时已经好了不少。相信继续按照药方吃上几十副便能控制住病情。

  在这个时代能够将肺痨稳定控制已经不错了,谢慎也不奢望窈娘的病能够彻底治愈。

  好在窈娘患的这种肺痨没有传染性,可以说危害性已经降到了最低。

  不过是药三分毒,谢慎打算等窈娘病情稳定后慢慢的给她减剂量,最终还是不吃药的好。

  与窈娘相伴了两个时辰谢慎便返回府中。

  他不打算对芊芊和水芸、二丫隐瞒此事,不过一切还是得等到窈娘的病好了再说。

  芊芊早已习惯丈夫的早出晚归,并没有责问他。丈夫是为大明江山社稷而忙,忙的值得。

  谢慎有些愧疚的冲芊芊笑了笑,便只身去到书房写奏疏。

  在内阁时他侃侃而谈,多是凭借一腔热忱。

  不过细细想来他的改革模式还是有许多缺陷的。

  譬如单纯的用银两来代替实物税并不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因为银两的成色不同,价值也会有很大不同。

  成色最好的银子是纹银,因表面铸有褶皱极好分辨。而被称为“低银”的银两因为混有铅等杂质价值低了不少。

  譬如官府如果要求百姓按照纹银缴纳税款,但实际催税时却用些小伎俩认定缴税百姓缴纳的是低银或者杂银进行金额的折扣,最终这折扣就被地方官府吃到腰包里了。

  晚明白银的大量涌入导致低银杂银泛滥,民间融银铸银牟利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就得保证有一个统一的货币。

  从简便性来看纸币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不过这个试验前人已经做过了。

  大明立国之初,太祖皇帝就下令制作宝钞,也就是纸币。朝廷不但发行宝钞,还强制推广并禁止民间用铜币交易。但在大明百姓心中,根本不承认这种所谓的法定货币。

  原因也很简单,纸币的发行需要储备大量黄金、白银以作保证。而大明朝廷并没有这么多金银。这就等于是滥发纸币。

  滥发纸币的后果就是贬值,以至于民间根本没有人愿意用这种货币结算。

  后来官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要求百姓必须使用宝钞。

  纸币不行,就得另想办法。

  谢慎思忖了片刻,觉得发行银元是个不错的办法。

  银元的规制尺寸一定,可以减少民间私熔私铸银子造成的货币混乱。

  毕竟银元的制作方法还是有一定技术性的,比如可以让工匠在银元表面印上君王的头像,这一般人就很难仿制,加之银元周边的齿痕需要特殊模具压制,民间自造的模具压制出齿痕将粗劣不堪。

  不过银元推行的最大难题就是大明朝廷没有一个国有银行来发行。

  银元如果不能大规模发行,走到百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