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势多变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打了起来。

  若是追根溯源起来,朵颜三卫也属于蒙古人,如今竟然和族人同室操戈,倒也是一桩奇谈。

  一些心思活泛的人竟然断言这是陛下的计谋,叫鞑靼人自相内斗。

  细细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从结果来看,也确实如此。

  鞑靼人和朵颜三卫杀得难解难分,不但鞑靼人最终不能在宣府互市。就连原先互市的朵颜三卫也被迫退出。

  大明不但没有损失,还削弱了强敌。

  大明的肱骨众臣们相信至少在几十年内,鞑靼人再不敢动劫掠袭扰大明边镇的心思。

  而此计的提出者,此前被众朝臣口诛笔伐的谢慎则一下成了计定胡虏的大英雄。

  甚至有人提出为了表彰谢慎的功绩,应该升其为副都御使,巡抚福建。

  理由是原先的福建巡抚张可望需要丁忧三年,职位出了空缺。

  弘治皇帝并没有允准这一奏请。

  这三年来谢慎实在是升迁的太快了。

  让他年纪轻轻就做到三品巡抚,不是在赏识他而是在害他。

  官场是一个混资历的地方。资历未到而强行擢升只会引起朝臣的一致反对。

  不过有功必赏是弘治皇帝的一贯做法,这次自然也不能破例。

  天子降下旨意,赐予谢慎一份御书墨宝,上有辅弼贤臣四字。

  虽然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品级提升,却表明了天子对这位年轻四品大员的态度。

  谢慎的年纪和资历是无论如何当不得辅弼二字的。

  而天子却用了。这代表什么?代表了天子是把谢慎留给太子用的。

  以谢慎的年龄和官职看,太子一旦践祚,谢慎必定入阁。

  那时谢慎不就是辅弼贤臣了吗?

  识相的纷纷和谢慎结交,虽然雪中送炭送不了,但锦上添花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不然若是等到谢慎真的扶摇直上九万里,再想抱大腿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而谢慎对与他结交的朝臣也都十分和善,一点也没有天子宠臣的架子。

  此举更赢得了众臣子的好感。

  虽然谢慎没有升官,但隐形收益却获得良多。换句话说,他在百官中的地位提升了不少,仅仅位于内阁大学士,以及诸部院寺堂官之下。

  在这种情况下,谢慎并没有迷失,每日照例去都察院坐班处理公务,并监督太子的学业。

  这样规律的作息让原本想从谢慎私德方面做文章的政敌都束手无策,只恨此子丝毫不露破绽。

  谢慎虽然醉心于工作,但家人也没冷落。

  不管是芊芊还是水芸,二丫总能得到悉心的关怀,就连儿子谢旭也没被落下,谢慎亲自教小家伙学说话,父子之间端是其乐融融。

  唯一悲催的便是谢慎的便宜大舅哥徐伦了。

  此先不管是朝臣还是天子为了与鞑靼人互市一事争执不下,无暇分心。

  等到此事告一段落,天子才发现原来谢慎还上了一封奏疏,是弹劾新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徐伦的。

  对谢慎大义灭亲的举动,天子没有感到丝毫的惊讶。

  因为事涉锦衣卫关系到皇家威严,弘治皇帝暴怒之下遂下令命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严查此事。

  当然,最后弘治皇帝也算给了谢慎面子,将徐伦从轻发落,除其官身贬为庶民而已。

  这对于徐伦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毕竟索贿可是重罪,能全身而退已是幸然。

  ......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