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察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光似水,转眼间来到了弘治十二年。天籁.』⒉

  内阁辅徐溥致仕后次辅刘健补为辅。这一人事变动并没有改变大明朝廷的格局。

  谢慎依旧在都察院做着风宪官,日子优哉游哉。

  芊芊为他新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如今儿子已经一岁多,正是讨人喜的时候。谢慎每日处理完公务最喜欢做的事便是逗小家伙玩。

  两世为人这还是他第一次做父亲,那种感觉很难用言语形容。

  弘治十二年的兆相看起来十分不错,俨然一副国泰民安的景象。

  朝廷开埠的好处初现端倪,贸易带来的不仅仅是税收还有许多美洲农产品。

  除此之外,谢慎的开海建议使得明朝后期的白银涌入提前了整整五十年。

  这可是弥足珍贵的五十年,可以为大明展赢得机会。

  弘治天子垂拱而治,万民敬服,乃盛世之象也。

  不过这年却出现了一件让朝廷上下蒙羞不已的事情。那就是会试舞弊案。

  原礼部右侍郎陈卓因为徐溥致仕亦被调走。接任的是翰林学士程敏。

  其与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一道主考会试。

  只是这位程主考不知是得了失心疯还是怎的竟然将题目卖给了唐寅和徐经。

  这位唐寅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

  后来这件案子被揭出来,唐寅和徐经的功名不但被除还贬为吏员。主考官之一的程敏亦被勒令致仕,大好前途毁于一旦,不禁让人唏嘘慨叹。

  要知道礼部右侍郎兼任翰林学士就是标配的入阁前预备职位啊。前辅徐溥当辅前便是这个职位。

  这程敏惜才也好贪财也罢,做了糊涂事直是害人害己。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会试已经两试不中的王阳明终于中第,考取了二甲第七名的好成绩观政工部。

  五月初五,是外察的日子。

  所谓外察即对地方官的考察,每三年举行一次,逢辰、戌、丑、未年举行。

  之所以选在五月,是因为二三月是会试、殿试,不好叫外察官员抢了新科进士们的风头。

  与京察考察京官时的哀嚎遍城相比,外察氛围要轻松不少。

  这大概跟地方官每年奉上馈赠银钱有关。

  毕竟主持外察的是吏部和都察院。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既然拿了人家的钱财就要替人办事,不然岂不是要被戳断脊梁骨扎小人。

  当然也不是说外察就是走形式。

  毕竟即便打点到位,如果政绩实在太差也难以升迁。

  拿钱不办事,有时也是无可奈何。

  毕竟那些负责外察的吏部和都察院官员又不是被考察者的亲娘老子,没必要为了钱把自己搭进去。

  谢慎的便宜大舅哥徐伦自然也在这次考察范围之内。

  吏部谢慎已经叫谢丕打过招呼了,都察院更不必说。

  好歹他也是个四品佥都御史,说话还是有分量的。

  大舅哥要在京师逗留近半月,自然住到了谢慎府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