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二章 十铨注拟_盛唐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天的注拟结束,第二天发榜后立刻提出退官陈情,然后参加三日后第二次的注拟唱名,如果还不满,那就可以退官之后参加三日后的第三次。至于若是九日之中的三次注拟都不满者,则可以再次放弃,参加明年春季的注拟。可春季注拟就没那么多繁文缛节的程序了,不用铨试书判,直接注拟官职,可这最龗后一次机会,当然就好坏全听天意,注拟了官你就得去,没有任何商量,除非你情愿请辞回老家,等待异日天子可能会想起你,抑或宰执高官和你有旧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

  这都是之前铨试过后李林甫给众人紧急培训丨了一下吏部注拟的程序时,杜士仪从李林甫口中听来的。不能否认的是,李林甫的口才也好,能力也好,确实是上上之选,很复杂的事被他生动地几个比方,就解释得清楚而透彻。至少,当他刺客踏入铨房的时候,心境已经是和往常没有任何不同。

  具体分到了些什么样的选人和员阙,此时此刻都一览无遗。

  杜士仪首先在那张员阙表上一扫而过,计有西南蜀地各州县出缺的州县佐官一共二十六个。这是他曾经任过两年多县令的地方,自是熟稔,当下就轻轻舒了一口气。紧跟着,是河北道幽州的官缺,总共是十个,他对此也深为满意。再接着,是岭南道桂州都督府下辖的官缺,其中甚至连县令都有,总共是三十一个。毫无疑问,这就是所谓的恶缺了,这种地方往往是县令都没人愿当,更不要说县丞主簿县尉这样的佐官。尤其是下辖有很多当地生蛮的地方,身为县官的压力自是如同大山一般,足以⊥人透不过气来。

  而在这些大头之外,尚有京官三员,分别是中书主书一人,秘书省校书郎一人,户部度支主事一人,这都是一等一旁人趋之若鹜的要紧官缺。余下都是些零零碎碎分散各地的官缺,有些小县倘若不是注明了所属的州,就连他这个对大唐地域颇为了解的中书舍人也未必听过。

  杜士仪落座之后,林永墨溜到其他铨房去打听了一番,不消一会儿就回来禀报了。杜士仪本已听说了韦陟的措置,此刻听林永墨提及各方反应,他就知龗道,十个人中,每人分到的员阙确实都有好有坏均匀得很,能够保证众人勉强照顾到关系户,不至于跳脚骂娘。此刻,打开了选人名单的他一目十行看了下来,最终轻轻舒了一口气。他欣喜的是,此前赤毕打探下来,今冬参加集选的选人中那四个在宇文融那张名单上的人,全数都在他这儿,想来裴宁应该费了大工夫

  从前吏部注拟时的三铨,是吏部尚书掌管的尚书铨,以及两位侍郎主管的东西铨,如今既是十人掌十铨,自是按照官阶以及官资的高低,从萧嵩的一铨开始,到杜士仪的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