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后军中军吏保准都是书生,还是书生中的佼佼者。寻常的书生,还做不了百夫长。

  同样的窒息感包围张飞,他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恍惚、荒谬感。

  难以形容此刻心境,张飞想到了岘首山的观星楼,很想去看一眼,可又想到这两天出游时刘备对观星楼的评价‘烧了为好’。

  面对刘备的调侃,张飞点着头:“是啊,孝先胸有经天纬地之才。陛下,臣愿往麦城一行。”

  “也好,替朕问问他,字典几时能编好。朕也有意编录一部糅合古、今文字的字典,他若有意,可一同协力编纂。”

  刘备有一种无人可用的窘迫,编录字典,己方能用的大儒太少了。

  自己能用的大儒少,田信那里更少。

  这么关键的事情,肯定不能给关东、河北世家插手的机会;田信那里能用的有虞家、陆家、张家、庞家、蔡家、羊家的人,自己这里也有马良、王甫、宗预、谯周、诸葛绪这些人;关羽那里有裴俊、甘述之流,唯独张飞这里最尴尬。

  最崇尚士人的张飞,身边反倒没有拿出手的大儒。

  大儒……经学家们,都是长了眼睛,自己有腿的,自然看出的来张飞底蕴差了不止一筹;也能看出张家的弱点,然后用脚选择,远离张飞。

  张飞是个急性子,面对字典这起他都能意识到的千秋大事时,更是急不可耐,当即请辞,带着女婿一家和关兴一起去麦城。

  留下刘备在原地沉吟,良久只是慨然一笑。

  当一件事情很棘手,又吸引所有人目光时,偏偏又不能当众协商处理……这该怎么办?

  好办,搞一件更大的事情吸引众人目光,然后再从容协商处理之前的事情。

  字典引发的舆论风暴会席卷列国,为天下瞩目。

  为了在编纂字典大业中出一点绵薄之力,有的是人跋山涉水来免费干活。

  期间,汉军改制这么大的事情,在改动中发生一点点偏差,也是没人在意的。

  启蒙字典,顾名思义,是给小孩子看的,肯定是田氏简化文字为主。

  有简略版的启蒙字典,自然也应有完整版本的字典,这个事情只能由大汉朝廷来办。

  这是文化盛事,可惜宗室无人,不然也要加入编撰团队中。

  思索前后,刘备不觉得眼前有什么不妥,一切还在可控范围内。

  只是孟达有些失控,跑到湘关当众哭诉一场,激化了朝廷内部矛盾,现在躲在湘关不出来,似乎连太仆卿这个职务都不想履行。

  这回出游,从田信那里敲出了‘字典’、声韵元音表,也算行程圆满。现在就看张飞过去怎么谈判,谈个差不多,然后等孙权到了江都,就请田信来观礼,顺便把孟达也喊回来,得让孟达给个说法。

  如果人人如孟达这样受不得委屈,是不是还要再掀起一场内部战争?

  天下太平的背后,是无数志气、抱负被压制的豪杰。

  孟达是个自矜的人,受不得委屈,还极有行动力。

  越看,越像是一个隐患;已经容忍、包容过一回,现在不识好歹还跳出来搅动事情,真当朝廷的律法不能杀人?

  就孟达湘关的言论,如诽谤朝政、有失威仪、挑拨乱群之类的罪名是铁板钉钉,实在难逃。

  刘备绝不是老好人,如今大汉基业也非天上掉下来的。

  有原则是有原则,但孟达再三挑战这个原则,如果不管不顾,孟达肯定会有更加不可理喻的行为。

  于是,奉车都尉法邈再次作为使者,前往湘关去邀请孟达回朝参政。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