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手闲不住,握着一捧油菜花负在身后推敲明年的作战计划。

  今年向南夺取广州打通交州,向东把战线推到豫章实属荆湘二州的局部战役。

  关羽、张飞、田信都不需要出动,出动的是马超、黄权、关平、文聘、张苞这个五个人,还要算上一个运粮的李严。

  长江水系运粮……纯粹等于给李严分功。

  关羽的任务是协调各军,只要军队没有内部隐患,不相互拖后腿,就算战事不顺,也能相互照顾退回来。

  张飞是打通与刘封的联系,这个联系点在汝南,重新在汝南建立军屯区,就能通过汝水、淮水与泗水的青徐取得实际联系。

  起码商业能流通,能把蜀锦卖出去。

  田信的任务是发挥在诸夷中的影响力,为南中战场训练一支可以进行山地、丛林作战的轻装部队。

  汉军普遍重装,战术也围绕重装步兵展开,对轻兵训练,轻兵战术缺乏底蕴。

  训练一支万人规模的新军,从物资调集、兵役征发、筛选,再到训练,最短需要半年时间。

  南中四季如春,秋季新军乘船至巴郡集结,入冬前打南中之战。

  争取在春耕前把南中豪强驱赶到山中,以一边种田一边设卡封锁的方式卡死南中豪强的补给渠道,逼迫这些豪强出山,强制迁移到成都一带充实人口。

  南中的地势决定了这里很难打歼灭战,能使用的战略并不多,而设卡围困,是最笨、最稳妥的办法。

  欺负的就是南中豪强缺乏攻坚能力,欺负土兵战阵能力薄弱。

  传统汉军可以达成这些战术设想,但南中土蛮啸聚山林,丘陵之中行走如飞,搞持续骚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同时这种长期封锁,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成本。

  如果有一支擅长山地、山林作战的轻兵,与汉军重甲一正一奇,恰好能相互配合,加速瓦解南中豪强的战意。

  只要这帮带头的豪强不打了,肯服软,那就迁移到平原地带安置,再处理南中土人。

  南中战场是给诸葛亮准备的,想来一重一轻两种兵力配置,打乌合之众只有地利的南中豪强,应能横扫。

  可之后的南中地区该怎么处理?

  土人是杀不绝的,杀了也没用,地形封闭,就是把汉民迁移过去,长期封闭环境里生存,汉民也会土蛮化。

  修路的成本又太高,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分封,大规模分封军功贵族,然后执行推恩令。

  百年时间内,足以保证南中大小部落、乡邑的封君皆出自军功贵族。

  可总要找一个负责人,让这个人带着这一系的军队迁移到南中,以保持对土民的绝对压制。

  这是要远离中原,终老于南中,谁愿意去当这个世袭的公侯,为大汉永镇滇黔?

  刘备去益州,带走的有中军、后军编制,整个益州会有中军、后军、赵云卫军,魏延西府,这是四支战略集群。

  留在荆湘的有前军、左军、右军,北府兵。而永镇南中的人选,只能从荆湘四军中推选,只有这里还存在小军阀。

  田信的北府瓦解了申仪、孟达、徐祚的部曲,现在正消磨陆议、雷绪的部曲,北府中没有合适的人选。

  马超这边可以直接排除,马超麾下没有第三方小军头。

  张飞手下的孙朗、郑开算小军头,可这两个人和麾下吏士眼巴巴望着郏县、梁县、陆浑老家,怎可能愿意去荒芜的南中?

  哪怕去当封君,也没多少人愿意去。

  只有关羽麾下还有一些半独立的小军头,安置到南中去,解决南中的后续问题,也解决这个小军头。

  这个人是谁呢,不难推敲。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