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3、师慈长如父_大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模样。

  好像能多活一天都是赚的。

  万长生把现场照片和自己画的手稿放到雕塑系的大屏幕上:“初步我想做成一百零八将,就用《水浒》里面那些人的绰号身份来对应这些一线军民,一方面这是商业化的219核工程基地博物馆展品,完整还原基地内部各个场景当年的模样,另一方面这是套合起来的群像,纪念那些默默无闻的脊梁,因为面向的是普通游客观众,所以我想做超写实拟真雕塑,衣服连个褶皱都栩栩如生的那种,材质应该是玻璃钢或者别的什么,重点是想做彩塑,最仿真的彩塑。”

  有人就吱声了:“你这不就是蜡像馆那种做法么?”

  万长生还真没去看过什么蜡像馆,但是听了介绍也了然,其实跟做玻璃钢也类似,也要先做泥塑,然后翻石膏模具,最后浇铸蜡像成型。

  只不过以前没有环氧树脂这些纤维强化塑料,所以蜡像馆才从几百年前传承下来这种栩栩如生的造型方式。

  其实现在已经基本可以用玻璃钢替代了,毕竟强度上面可以随便游客怎么摸啊折的,很结实。

  郭槐生满意的看徒弟引入这么大的单子,等万长生说完才帮腔:“成本费用肯定是万长生那边负担了,但雕塑设计费用那就不一定能按照外面的行情来,按照课时费来结算就是了,毕竟说白点,这件作品我希望大家能做成媲美《收租院》那样的传世经典,具象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最大的难度,最难的是如何跨越时空感染现在的游客,特别是青年人,去理解当时的年轻人为什么会这么忘我,这么奉献,我就是那个年代出生的人,我知道那种感觉,从旧社会过来,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这样美好的新社会,为子孙后代都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可他们肯定没想到物质丰裕了,反而丧文化、宅文化、以自我为中心的新时代文化成了主流,万长生这个出发点非常好,我自己认领三到五座形象吧,先到先得。”

  雕塑系的师生们自然不可能像大美社那样嘘自己领导,有几个老师倒是精明的听出来点含义,纷纷也报名认领了两三个形象。

  毕竟就像万长生刚才描述的场景那样,几乎都不可能是一个人物的独立塑像,起码都是两三一组展现某个场景。

  但重点在于《收租院》当年就是以师生共同创作的形式,前后也是十多个人参与,最后获得了巨大的荣誉和成绩。

  钱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了。

  因为跟着万长生这条锦鲤,就好比他已经多次在权威刊物获奖写论文,现在牵头写篇很有前途的论文,大家都可以跟着出力做数据最后署名。

  这会儿会在乎这篇论文本身给多少润笔费吗?

  不重要吧?

  三言两语也分头把这活儿给揽承下来,连正在全力以赴做西亚雕塑的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