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3、找寻灵魂_大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位的标准。

  其中涉及面部的五官甚至精细到睫毛是什么样,都清晰的要求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

  这就是为了在各种艺人口耳相传的手艺传承中不要走样,大体上可能会有当时时代的特征、当地的一些变化,但总体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这些准则在万长生心里,已经如同什么画画不能用黑色一样,成了下意识的本能反应。

  而且那些菩萨的面部五官,眼耳口鼻的细节,对他来说基本上不加思索的就会从手下流淌出来!

  就是能快到这种地步。

  而且就像他当初给杜雯做的第一只头雕小印章一样,万长生并不是把整个头都雕出来,而是仿佛只切开一个面,从一个角度慢慢显现出那种慈眉善目,普度众生的脸胖,连头上的肉髻都只露出了最下面的一排,底部稍微过了下巴而已。

  这样他的雕刻就反而取巧得多,另外一面多的背部依旧保持原样的方正不动。

  反而和雕琢的面部形成了对比。

  让看着他雕刻的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感受。

  学生们很激动,甚至有齐声协力给万长生加油的趋势。

  被郭槐生抬头摇摇制止了,他的感悟力当然强横,缓缓感叹:“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万长生的雕琢,是在从石头中,把一尊佛给救出来?”

  学生们安静瞬间,然后忍不住使劲鼓掌!

  对!

  就是这种感觉。

  那块石头里面,好像本来就一个灵魂!

  现在雕刻,不过是把那石头里面藏着的灵魂解救出来!

  恰恰就是原本的石头方块,只是一个局部露出这么一张脸,越来越显得栩栩如生慈悲为怀的脸。

  就越觉得这才石头本来的面目!

  原来雕刻,还有这样的魅力!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