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章 优雅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午,鄱阳某酒肆内,客人满座,虽然伙计们不断地把各色菜肴、美酒端到不同的包厢,但厢内的客人们,注意力都不在酒菜上面。

  悦耳的钢琴声,从“回”字形结构的酒肆中间位置琴台处,向四周不断扩散。

  于是,位于“回”字建筑“外廓”各包厢的客人,一个个都侧耳倾听。

  时不时看向中间琴台位置。

  琴台上,放着一架外形精美的钢琴,钢琴前,坐着一位青衣女子。

  女子正直妙龄,容貌出众,挽着灵蛇髻,专注的弹着钢琴。

  纤纤玉指,在黑白琴键上不断起伏,如蜻蜓点水般,在听众的心中点起阵阵涟漪。

  琴声悠扬,仿佛微风吹拂,却骤起狂风,扑向迎风摇曳的点点梅花。

  一处包厢内,坐在窗边的柳荃,听着美妙的琴声,一脸陶醉,时不时看着手中曲单。

  他因为经商,暂居鄱阳,今日得友人相邀,来此见识一下“七段琴师”的技艺,现在听来,确实不同凡响。

  现在弹奏的钢琴曲,真好听,柳荃认真看起曲目简介。

  曲名《梅花三弄》,改编自琴曲《梅花三弄》,当然,琴曲中的“琴”指的是传统的琴,不是钢琴。

  这曲子,大有来路:相传为晋时伊所作笛曲,后来改为琴曲。

  曲子的出现,还作为一则故事,被《世说新语》收入其中,又称“桓伊三弄”。

  某年某月某日,名士王徽之离开都城建康,但所乘的船还停泊在码头。

  恰巧当朝大员桓伊乘车在岸上经过,王徽之没认出其车驾,于是船上一位客人点出车中人的身份。

  并点明桓伊的特长:桓伊善于吹笛,家中藏有汉时蔡邕的柯亭笛,常常吹奏。

  桓伊吹笛的技艺十分高超,被称为江左第一。

  王徽之便派人上岸,邀请桓伊过来,给自己吹一曲。

  桓伊是高官贵胄,得知这一要求却不着恼,因为他久闻王徽之的大名:王徽之是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儿子,很有名气。

  于是桓伊下车上船,坐在胡床上,用笛子吹三弄梅花之调。

  即一首曲子,以不同音位吹奏三次,有三种调。

  桓伊果然技艺高超,吹出的曲调高妙绝伦,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吹奏完毕,桓伊上岸登车,一走了之。

  前前后后,宾主双方没有直接交谈一句,却没人觉得不对,魏晋风流名士之举止狂放,不拘礼俗,由此可见一斑。

  此事很快传开,引为美谈,后来收录入《世说新语》。

  而笛曲《梅花三弄》,又演变为萧曲,以及琴曲。

  现在,已经被改编为钢琴曲,并在原曲的基础上,根据钢琴音色的特性,加以不断调整、完善。

  此刻,酒肆琴师弹奏的《梅花三弄》,就是经由乐府定下“官调”的钢琴曲。

  柳荃看到这里,放下曲单,眯起眼睛,继续侧耳倾听。

  梅花,志高洁,冰肌玉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