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章 九曲坂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水畔,向上游宜阳行进的周军,被楚军骑兵追上。

  从洛阳撤退的周军,步骑连同随军青壮近十万人,骑兵在外围驱赶追来的楚骑,护卫步兵和辎重车继续前行。

  但追来的楚军骑兵数量也不少,且越来越多,甚至有大量骑驴步兵,如同苍蝇般围着周军队伍打转,挥之不去。

  周军与楚军连日交战,且战且走,往西南方向宜阳而去,到了九曲坂附近河段,被越来越多的楚军黏住,步兵再也无法前进。

  九曲,又称“九阿”(泛指高低起伏的山峦),其地十里,有坂(山坡)九曲,故而得名。

  九曲坂上游不远处,为宜阳散关,散关距洛水上游宜阳,约三十里。

  无法脱身的周军,于洛水之北、九曲坂上布阵,与楚军对峙,等宜阳出兵接应。

  率军追击至此的河南道行台尚书令彭均,却没让将士聚集坂下准备强攻,而是分兵过河,在南岸高地聚集。

  大部兵马都上了山坡,只有少量兵卒在洛水边候着,盯着对岸周军。

  两军就这么隔河对望,从上午一直望到午后。

  只有中间的洛水静静流淌,其水位很低,人可以徒步过河,而水不过是没腰罢了。

  如今是雨季,洛水水位有些不正常的低。

  九曲坂,周军副帅、齐国公宇文宪见楚军如此狡诈,竟然不上当,心中有些着急。

  楚军一路纠缠过来,甩不掉,但其实己方可以继续前进,直达散关,入宜阳。

  但他要算计对方,所以故意在这九曲坂停留,“被迫”登坂列阵,要决一死战。

  若对方就在坂下布阵,上游宜阳守军得了消息,就会决堤放水,届时,蓄了几日的大量河水就会呼啸而下,把坂下洛水边的楚军冲得干干净净。

  这也算是报了平阳一战的仇。

  结果,对方居然不上当!!

  宇文宪看着洛水对面山坡上聚集的楚军,眉头紧锁,主帅、蜀国公尉迟迥过来,看着对面的楚军,叹道:

  “南人惯会用水攻,多有提防,没中计,也是情理当中。”

  宇文宪问:“那接下来,我军该如何应对?”

  尉迟迥回答:“对峙,等宜阳兵出,他们便不敢轻举妄动,我军再徐徐西撤即可。”

  也只能如此了,宇文宪没再说什么。

  按辈分,尉迟迥是宇文宪的表兄,但按年纪,尉迟迥和宇文宪是两代人:宇文宪如今三十出头,而尉迟迥年近六十。

  尉迟迥和如今的大冢宰宇文护年龄相近,年轻时就追随舅舅宇文泰南征北战,是沙场宿将。

  如今尉迟迥的决定,颇为稳妥,至少能保证十万兵马平安撤入宜阳,宇文宪便把注意力转到时局上。

  想到时局,他依旧忧心忡忡。

  谁也没想到,久经战阵的郧国公韦孝宽,在平阳城外,竟然会被楚军以水攻打得全军覆没。

  不过,设身处地想一想,宇文宪觉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