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六章 涟漪(续)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午后,建康东南,外廓城墙上,正在巡视的李笠,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琢磨着大雨会下几日。

  夏秋之际,雨水充沛,有时候一场雨能下好几天。

  如果夯土城墙施工质量不行,被雨水长期浸泡,很容易垮塌。

  给夯土城墙内外两侧以及顶部地面包砖,并配备良好的排水设施,能提高城墙的防水性能,防止城墙因为被雨水长期浸泡而变软、垮塌。

  李笠可不希望自己费心费力促成的这件事,变成人生污点。

  建康外廓城墙,去年动工,如今依旧在施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但在皇帝即将驻跸淮阴的事实面前,这项工程显得有些鸡肋。

  建康外廓,一直以来就是一道篱笆墙,现在朝廷耗费巨资把篱笆墙换成了包砖夯土城墙,结果皇帝带着中枢跑到别处驻跸,许多人觉得白花钱修城墙了。

  但对于李笠来说,这钱花的值。

  首先,百万人口的大都会,就该有气派的外廓城墙,并有高大的城墙来保护居民。

  其次,不搞大工程,怎么给厢兵们找活干?怎么给当地闲散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

  李笠看向城内,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棚户区,再看看前方因为即将下雨而停工的城墙施工工地。

  以厢兵制度而言,他目前掌握了十万拖家带口的劳动力,如同一个包工头,必须不断找活干,才能喂饱这么多张吃饭的嘴。

  他在建康“拉项目”,又争取到了“淮阴行在”这一大型建设项目,足以让厢兵队伍忙活几年,解决了十余万人的生计问题。

  如此功德,可比给某个寺庙捐铜铸大型佛像多得多。

  想到这里,李笠的心情忽然变差:城里几座佛寺?最近换了崭新的铜佛像。

  大漏勺依旧是大漏勺?饶州乐安大铜矿的开采使得铜产量增加,结果许多铜不是用于国计民生?而是变成了佛像。

  倒不是朝廷拨的铜?而是富贵人家捐钱(铜),使得接受捐赠的寺庙有了资金铸佛像。

  这种行为让李笠觉得极度不适?占据大量土地、劳动力的寺庙,不缴一粒米、不出一个劳动力?还要占据大量的铜资源?简直是...

  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生活奢靡的“朱门”,肆意挥霍着民脂民膏,而被搜刮得面黄肌瘦的百姓?冬天时极大概率变成“冻死骨”。

  蠹虫?一群该死的蠹虫!

  李笠按下心中怒火,转到工地一旁的宿舍区,要和来自徐州的厢兵们聊聊天。

  却正好碰见后勤车队运来瓜果蔬菜,以及些许烈酒。

  “徐州的酒?”李笠问,一名负责后勤的吏员赶紧回答:“是鄱阳来的?徐州那边,因为齐军又来了?如今正在齐、兖地界打仗,酒留着?准备犒劳将士。”

  齐军卷土重来,为的是夺回去年丢掉的青州?目前进攻目标?是齐州的碻磝地区?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