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一章 割韭菜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山津,税关一隅,印刷场内某小院,两头驴在转盘边绕圈,以此驱动印刷机运转。

  畜力印刷机,是税关一直在用的机器,分为雕版印刷机和活字印刷机,每日印刷大量空白表格、空白单据,应付巨大的需求。

  祖珽如今是大将军李笠的幕府主簿,今日跟李笠来工作过的税关巡视,现在在转盘附近看着,看的却是手中的书。

  手中的书是一本线装书,制作精良,携带方便。

  虽然书的内容早已了然于心,但祖珽还是时常翻看,因为这让他想起了许多事情。

  此书,为《华林遍略》的其中一卷,当然,这个卷是字面意义上的卷,而不是书的形式。

  近十年前,有书商贩卖《华林遍略》至邺城,齐帝高洋看中这套珍贵的书籍,却耍了个心眼:托词看一晚,将全套书籍从书商那里借回来。

  随即组织大量人手佣书(抄书),一夜之间,就把全套《华林遍略》抄完。

  次日,高洋将书还给书商,说看过后觉得不怎么样,此书名不副实,不买了。

  皇帝是买不起这书么?

  不是,纯粹是想占便宜,戏弄书商而已。

  类似于光顾娼家后不给钱、别人还奈何不了,自己心中得意一般。

  巧了,时任秘书丞的祖珽也想占便宜,于是从宫里偷了几卷《华林遍略》分卷出来,售卖获利。

  后来事发,连带其他一些事?定罪?论律当绞,后改作革职为民。

  又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起用。

  现在?祖珽看着手中《华林遍略》的分卷,感慨着当年往事?以及《华林遍略》的快速贬值。

  梁国朝廷开始推广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华林遍略》等昔日极其珍贵/昂贵的书籍开始贬值?这是因为印刷术的出现?让书籍的制作成本大幅下降。

  以前书的传播只能靠手抄,现在,只要制版完毕,印刷机开动起来?可以大批量、低成本(相对而言)制作大量书籍。

  将库房堆得满满的?但很快就销售一空。

  因为这是商品,而且是热销商品。

  今年,在李笠的安排下,少府寺开办印刷馆,承接各种“业务”?对官,也对民。

  祖珽负责相关事宜?所以对“内幕”十分了解。

  印刷馆的“对外业务”,就有主动联系“书源”?即联系各士族、文学大家,以有偿借阅书籍的方式?将其誊抄?然后印刷出售。

  当然?此举涉及书主的权益,所以印刷馆得将销售所得分一部分给书主,即“分成”。

  而印刷馆对书籍制版,拥有雕版或活字排版成品的“版权”,并将这种成品雕版、活字排版作为商品,卖给其他书商。

  销售所得,同样要分给书主一部分。

  这一做法,引起巨大争议。

  许多家族和个人拒绝将家中藏书“借”给少府寺印刷馆,也不屑于和印刷馆“合作”。

  但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