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三章 轨迹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雪后的建康一片素白,城中一隅,一处特别素白的府邸,正门处车水马龙。

  若不是府邸内外挂着白幡、门童和仆人都着丧服,府里时不时有哭声传出,旁人还以为这里正在办宴席,所以亲朋好友纷至沓来。

  豫州刺史陈霸先,在任上病逝,前不久棺椁运到建康。

  其家人在府邸设灵堂,在京的文武官员前来吊唁,李笠亦是其一。

  他和陈霸先及其家人没什么交情,与其部下也是如此,所以今日到府吊唁,纯粹随大流,走个形势,说说场面话,做做表面功夫。

  但李笠此来,却有别样心情。

  他和其他前来吊唁的官员聚集在一起,问候陈霸先的遗属。

  陈霸先的原配已逝,后来续弦,先后有过几个儿子,但活到现在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续弦为其所生陈昌。

  不过陈霸先有侄儿,如今有几位在场,所以遗属人数还是蛮多的。

  李笠看着一脸悲伤的遗属,看着其中那形容枯槁的陈昌,忽然想到自己。

  他是家中老幺,事实上的独子,不过还好,儿子多,将来去世后,灵堂里戴孝的儿孙会很多...

  李笠把思绪转回来,回到灵堂内灵柩上。

  灵柩里,当然是陈霸先的遗体,“很久以后”,他就认得这个人。

  陈霸先,在历史上是陈国的开国皇帝,虽然李笠不清楚陈霸先是如何开国的,但毫无疑问,历史轨迹被李笠改变了:

  这个时代不会再有陈国。

  现在,陈霸先去世时,身份是坐镇地方的梁国牧守,而不是“先帝”。

  近十几年来,陈霸先在岭表讨伐叛逆,又挥师北上,为国分忧?接连收复失地?抵御外侮。

  最后病逝于地方任上,称得上是大梁肱股之臣。

  所以李笠觉得有些感慨:果然是时势造英雄么?

  因为他的努力?侯景之乱的影响变小?没有导致江南千里无人烟,没有让梁国走向末路。

  于是?平定一系列战乱的文武官员们,人生轨迹变了。

  陈霸先没了“梁国走向末路?必然有人取而代之”的势?自始至终,都是梁国的忠臣。

  而即便如此,陈霸先的一生,还是颇为励志的。

  李笠来之前?仔细打听了陈霸先的履历。

  陈霸先是吴兴人?最初在家乡是个里司,后来到了京城,当油库吏。

  后来,给吴兴郡守、新喻侯萧映当传令吏。

  那时,陈霸先应该是三十多岁?依旧是不起眼的小吏,没有前途可言。

  但是金子就会发光?萧映很快就发现陈霸先有才干,便予以任用。

  萧映转任广州刺史?到岭表上任,陈霸先随行?得提拔为郡守?屡次平定叛乱。

  后来交州爆发叛乱?并影响了岭表局势,陈霸先为焦头烂额的萧映排忧解难,名声大振。

  这时,陈霸先四十出头。

  李笠回忆当时自己的“状态”,当他从世叔刘德才口中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