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章 前途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午后,召陵,南撤的徐州骑兵抵达城外军营,收到了友军的热烈欢迎。

  昨日平安撤到召陵的梁军将士,见断后的劲旅全身而退,由衷的高兴,并愈发佩服起来:鄱阳李三郎果然厉害!

  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以两三千骑兵断后,硬是让齐国大军不敢轻举妄动,换别人来,谁做得到?

  有不少兵卒,询问徐州军将士,到底是如何与齐军交战、使其不敢尾随而来。

  而徐州将士们只是摇摇头,说其实也没打什么仗,齐军没有出击,所以他们便徐徐南撤,一路上有惊无险。

  这种话,没人信,大伙都认为徐州军将士是谦虚,所以才这么说。

  徐州军将士越是低调,别人就越佩服:明明很能打,偏偏说自己实力一般般,这也太谦虚了!

  因为平安撤到召陵的缘故,沔北和淮西梁军将士,已经从大败的阴影中恢复过来,齐军并未步步紧逼,这就意味着,战争要结束了。

  大帐中,一脸疲惫的李笠,正与王僧辩交谈,而豫州刺史陈霸先已经先行返回州治悬瓠,为接下来防御齐军做准备。

  尤其加强召陵的防御。

  召陵是豫州的北面门户,往南(偏东)二百余里,是豫州治所悬瓠。

  召陵往西二百余里,是沔北的东大门——方城。

  召陵往东三百余里,为亳州治所小黄,再往东三百余里,就是徐州治所寒山。

  所以,召陵如同十字路口,守住路口,就能确保沔北、淮西以及淮北侧翼的安全。

  李笠要赶回徐州,所以不能耽搁,一会就要继续赶路。

  王僧辩善意提醒,提醒李笠半路小心齐军骑兵偷袭,因为对方很可能判断出李笠的动向,提前布置骑兵在半路拦截。

  “多谢大都督提醒,我军会先往东南走,然后折向东。”李笠回答。

  因为朱买臣要写奏表,让人立刻送往建康,向辅政的湘东王说明此次南撤的缘由,所以李笠得等等。

  王僧辩又主动提出,提供数百匹马,给李笠补充作备马,以便路上换乘之用,李笠也不客气,接下赠礼。

  交谈之际,王僧辩回想起十年前,在建康碰见李笠的情景。

  那时,李笠把湘东王世子萧方等诓上能飞天的装置,“飞”入被围的台城,当时王僧辩目睹了这一过程,郁闷无比。

  十年时间,昔日的小吏,如今已是坐镇淮北的大将,战功赫赫。

  如同初升朝阳,渐渐绽放出夺目的光芒,却不知待得如日当空之际,会有何等样的风光?

  亦或是半途陨落呢?毕竟武人在梁国的前途有限。

  王僧辩年轻时,随父兄从魏国南下,投奔梁国,这几十年的仕宦经历,让他意识到梁国并不待见武人。

  建康的世家高门,乃至士族们,都鄙夷武人,甚至连官员平日出行骑马代步,都嗤笑不已。

  开国勋臣的后代,大多不喜欢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