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天行有常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寒山,州廨听事,为案牍劳形的李笠,起身来回走动,舒展筋骨,走着走着,转到隔壁。

  隔壁房间,几个工匠正在拆计时漏刻(水漏)。

  漏刻是这个时代常用的计时工具,为三级平台,其上各放着一个“漏”(有孔的壶)。

  加上地面放着的一个壶(受水壶),及其里面的“刻”(带着刻度的浮箭),构成漏刻。

  最高一级平台,放着的“漏壶”为日天壶(日壶),其水漏入次一级“漏壶”,此漏壶名为夜天壶(夜壶)。

  夜天壶的水漏入最低一级平台上的漏壶“平水壶”,平水壶里的水,漏入地面上的受水壶。

  受水壶里有一块浮板,浮板上竖着一个带刻度的“箭尺”,即浮箭。

  当受水壶里水位缓慢上涨,箭尺便跟着上浮,根据其刻度(以受水壶某个位置作为参照物)便可知道当前时间。

  之所以要用三个漏壶,是为了确保水的均速流动,精心制作的漏刻,其计时精度还是不错的。

  李笠在一旁看,看着看着,走了神,想到时局。

  梁国已经和周国握手言和,两国承认国土现状,并交换俘虏。

  当然,俘虏的身份都比较高,不是寻常人。

  被俘的梁国人之中包括益、梁沦陷时被俘的梁国宗室,这之中只要还活着的人,都悉数返回梁国。

  对应的是,周国俘虏的魏国(当时是魏国)俘虏(主要是官员、将领),也都送回周国。

  对于交换俘虏一事,李笠觉得有些不值。

  因为被他俘虏的杨忠和贺若敦,已经“获释回国”,如同放虎归山。

  而周国接回来的富贵宗室,不过是一群‘绵羊’,带不得兵,镇不住场子。

  但政治账算一算,倒是很划得来的:两国握手言和,接下来,各自都能集中精力,对付齐国。

  天下三分,国力最强的齐国,和“老二”梁国、“老三”周国都处于敌对状态,看来,即将顾此失彼,距离亡国不远了?

  李笠觉得未必,因为齐国国力远超梁、周两国。

  齐国拥有河北地区,在这个时代,河北就是天下(中原视角)最富庶的地方,人口密集,沃野千里,等同于后世长三角地区。

  又有河南这个传统的“中原地区”,人口和耕地同样很多。

  所以齐国的税收和人力资源充沛,兵员和粮食多,‘血条厚’。

  又有并朔之地,马匹多,有晋阳要地,可对关中形成居高临下之势,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战争潜力,齐国都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

  如果应对得当,齐国同时防御梁国、周国的进攻,不成问题。

  而梁国和周国,不可能结成真正的同盟,如今握手言和,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相比齐国,梁国虽然幅员辽阔,光看国土面积(估算)甚至超过齐国,然而人口、耕地面积根本就不能和对方比。

  又因为没有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