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二章 其人其事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阳城一隅,某私第后院,李笠正与一名妇人交谈,其人看起来应该不到四十岁,样貌出众,却被岁月所‘渲染’,显得有些苍老。

  李笠看着对方样貌,能想象这位年轻时必然是个美人,又想到那日在黄府门前碰到的“四郎君”,心中感慨:

  果然只有这么漂亮的母亲,‘压制’了黄大车那样貌平平的‘基因’,才能生下这么英俊的儿子。

  黄大车的幺子黄四郎为庶出,其母杜氏就是眼前这位,李笠今日登门拜访,就是要表明态度:他确实有心帮忙。

  杜氏是鄱阳郡人,娘家世代制铜镜,所以开了个镜店,有自己的收入,过日子不需要看黄大车正室的脸色。

  李笠得知其子黄四郎不管镜店,也没想过自己赚钱,成日里出去打猎、交游,或跟在黄大车身边做事,或者和朋友聚会。

  典型的富二代作风,只管享受潇洒人生,不管家里产业经营。

  李笠看着杜氏额上的浅浅皱纹,觉得这做娘的恐怕是劳碌命:儿子不知财迷油盐贵,成日里只花钱不赚钱,得做娘的来操心。

  按着杜氏样貌的底子,李笠觉得若好好保养,不操那么多心,‘颜值’应该不至于下跌那么快。

  毕竟人不到四十岁,在后世,许多四十多岁的女明星依旧风情万种。

  现在,杜氏不到四十就已美人迟暮,一看就是被生活拖累,容貌的‘保质期’急剧缩短,日后唯一能依靠的儿子还不省心。

  李笠认为光凭这一点,黄四郎就比不上彭均,彭均小小年纪就有创业的志向,所以在他指点下,很快就发家。

  眼下看来黄四郎是不会去‘创业’的,他只能和黄四郎的娘商量产业的事情,称呼对方为“杜东主”。

  李笠大概了解了镜店的情况,也向杜氏表明态度:他得先回家处理一些事情,要过得一段时间,再为其出谋划策。

  既然杜氏有现成的镜店,雇工制作铜镜销售,李笠觉得,他可以尝试着在此基础上,帮杜氏改良一下工艺,缩减成本,增加销量,让收入明显增加。

  收入明显增加,也一样算是帮大忙,对此,杜氏没有意见。

  李笠一边问问题,一边看着旁边那些小工忙碌,顺便考察一下这个时代的制镜技术。

  铜镜制作用的是“范铸法”,即先制镜模,然后以模制范,又烧结成陶范,再将熔化的镜料(主要是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型,再进行一些加工。

  杜氏大概介绍了一下制镜工艺主要流程,她听黄大车说起过李笠,而李笠的“大名”,先前也听说过,如今和这个少年交谈了一会,觉得对方蛮有意思的。

  虽然是个总角,却少年老成。

  李笠了解了镜工艺,再问起黄四郎的情况,通过和杜氏的交谈,大概知道黄四郎擅长什么:

  喜犬马、交游、打猎,善射,又在郡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