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整整三年,从未有过这般畅快!_大明:摊牌了,你爹我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如子嗣一般。

  即便是以朱元璋的眼光,就从今日初见来看,这个年轻的地主也是很不错的,极其对他的脾气,才学见解也不俗,有这种儿子也是一大乐事啊。

  可他毕竟不是人家的亲爹,若是他日露馅,如何还能前去。

  这份惋惜在心头涌现,朱元璋瞬间又变得惊疑起来。

  如此奇妙的遭遇,此刻回想总觉得令他诧异,那青年不过是寻常百姓,见识和脾性都令他这个皇帝欣赏,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啊。

  莫不是,有人暗中安排......?

  身为天子,朱元璋不会轻易流露心事,也不会随意信任他人,出身贫寒不假,城府和帝王之术不逊色于历代帝王。

  感念之间,便唤来锦衣卫沉声下令。

  “京郊有一农庄,主人名为朱怀,速去查明此人身份!”

  锦衣卫应声做礼而去。

  朱元璋才算心里放松了一丝,正欲歇息片刻,殿门外却是响起了通报之声。

  “禀皇上,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求见。”

  端坐的朱元璋闻声神色缓和不少。

  轻声吩咐出言。

  “让他们进来吧。”

  话音落下,太子朱标和太子妃吕氏俯首稳步踏入,朱标还是如往日那般神色温厚,怎么看怎么满意,是朱元璋最为疼爱的长子。

  毕竟是亲儿子,又是最优秀的长子,那份顺眼不是其他人能有的。

  尤其是朱标刚过而立之年,就体会过丧子之痛和亡妻之痛,王妃常氏病故,皇长孙朱雄英早夭,可谓是命运坎坷。

  父子同病相怜,令朱元璋更为疼爱,对其格外关爱和宽容。

  静望而去,小两口齐齐做礼。

  “儿臣参见父皇。”

  儿子自不用说,太子妃吕氏也随同前来,手里还拎着一个精美的食盒,哪怕这个继妃有些奉承之嫌,也算是有心了。

  朱元璋难得地语气平和点头。

  “嗯,都坐吧。”

  眼下也无外人,他对于孩子们都宽容不少,本就厌烦的礼节自然丢在了一边。

  太子朱标谢恩落座,温文尔雅的气度令人赞赏,吕氏陪坐一旁,哪怕只是继妃,也因较好的出身礼节周到,不失太子妃的身份。

  待到落座。

  朱标犹豫几息,才敢再度做礼出言劝解。

  “父皇,恕儿臣斗胆多言,御史参奏之事牵涉极广,还望父皇仁爱宽容,以免朝堂震动百官自危,若是严惩过度,恐伤及国体。”

  这话一响起,朱元璋的好心情都消散了大半。

  静默看着朱标多时,眉眼间的那份温厚一如既往,只能让朱元璋在心头微叹,这个儿子向来仁厚,将来会是一位明君,却是有些妇人之念,也不懂他。

  一群贪腐官员,犯下惊天大案,不杀又何以泄民愤?!

  实在是令人有些失望,亲生儿子竟不如一个寻常百姓明白。

  叹息之间,朱元璋神色里有些愠怒,轻挥衣袖。

  “退下吧。”

  朱标闻声不敢再言,深知父亲性情,眼里的犹豫和不解都被敬畏压下。

  反倒是一旁的太子妃吕氏,很有眼色地看清这份尴尬,适时柔声出言,做礼缓和气氛,颇有一位好儿媳好妻子的模样。

  “父皇,太子殿下听闻您今日未用膳食,特意命人准备了精致小菜,还望父皇保重龙体。”

  就算朱元璋酒足饭饱,听到儿子心意,也是目露期望点头。

  可当他看到太监奉上的食盒里,满是珍馐海鲜,那份无奈和失望,就更为浓厚,也再无兴致与他们多言。

  这份心思很不错,却是根本不适合于他。

  对于朱元璋而言,任何的山珍海味,都不如最为家常的饭食来得顺口,一碗面几瓣蒜,寻常百姓的吃食就是他最大的心头所爱啊。

  这份所谓的心意,想来也是吕氏的小聪明罢了。

  还是那油泼面对胃口......

  屏退了忐忑的儿子和儿媳,朱元璋静立窗前神色复杂,望着如墨夜色沉思不言,心中的无奈和怒火交织酝酿。

  连儿子都这般,寻常官员恐怕更甚。

  明日朝堂,也该是时候敲打一番,整治贪腐之风了!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