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四章 论迹不论心_典籍华夏直播古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事实,但要给兄弟报仇,未必就一定是假的。小易觉得呢?”

  “是这个道理。”

  易中天也赞同道:“倘若只是为了给关羽报仇,那用不着拖到一年半以后。倘若只是为了夺回荆州,似乎战前还可以多些谨慎少些浮躁。”

  “所以,刘备伐吴,原因应该是综合了这两者,至于哪一个的因素更重要些,这就很难去界定了。”

  这番对话,其实也相当于没说。

  但刘备真正的想法是什么?

  就算张凡有系统在手,能够穿梭过去未来,能够当面见到汉昭烈帝,却依然无法窥探这位枭雄的内心。

  大仁大义?

  假仁假义?

  张凡看着神情恍惚的诸葛亮,心中却是有了另一番想法。

  什么是假,什么是真?

  就像网络上经常说的那句:你要是骗我,就骗一辈子吧!

  骗一辈子,那还叫骗么?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如果王莽一直到最后也没有篡位,那简直是个了不起的忠臣!堪比于谦于少保了!

  那么,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如何分辨?

  或许只能“论迹不论心”了!

  论心,谁能像孙悟空一样变成飞虫钻进肚子里,问问那个大椰子?

  论迹……

  结义之情是装的?那么多年的“同榻而眠”也是装的?

  携民渡江是装的?

  跟诸葛亮的君臣相和,是装的?

  关羽张飞也就罢了!

  关羽并非智将,张飞更是以莽闻名。

  可是诸葛亮呢?

  如果刘备只是个演员,他的演技,也骗过了文武双全,一己之力托起蜀汉后期的诸葛亮?

  不存在的……

  比阴谋更无法破解的,是阳谋。

  就如同著名的推恩令一样,明知道你要做什么,但依然无法抗拒无法抵御。

  所以,或许刘备所有的仁义,都是真的!

  在刘备的内心深处,可能这也是他建立人设谋取天下的手段,但是这手段却并不是以虚假的形式表现出来,否则,能骗得过谁?

  “先生。”

  诸葛亮打断了张凡的思索,同样望着漫天大火,叹息道:“赤壁大火,犹在眼前,先帝……若非操之过急,或者有谋士在侧辅佐,不致于此。”

  哦?

  张凡微笑,反问道:“倘若丞相在,该当如何?”

  显然,这个问题诸葛亮早就无数次地设想过,几乎不假思索,立刻答道:“陆逊虽沉着多智,但在此战中,并无奇谋妙计。只是令军士各自持一把茅草,火烧先帝连营。”

  “若能稳扎稳打,安营扎寨时不用易火的木料,而是垒土石建造,陆逊又能怎样?”

  哈哈!

  张凡一笑,这些天的史料总算没白读,能凭借他人智慧跟诸葛亮论辩一番,人生幸事。

  “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

  于是,张凡双手相握,一时竟觉得要是有把扇子摇一摇,的确很能配合装逼的格调。可惜没有,只得搓搓手,继续说道:

  “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

  这……

  诸葛亮开始还不以为意,但后来咀嚼这简短两句话里蕴含的深刻意义,越琢磨越觉得惊讶,甚至恐惧。

  到后来,不觉间已是汗流浃背!

  好强的洞察力!

  如此说来,就算是自己随先帝出征,倘若陆逊那边有这样的见识,没有火烧连营,也免不了最终一败。

  这、这人是?

  霍然抬头,对上了张凡似笑非笑的眼睛。

  于是,诸葛亮明白了!

  他想起了那个小册子,还有那个未曾谋面的后世高人。

  是他么?

  一定是他!

  轻轻叹息,诸葛亮也是笑了起来。

  那陆逊,未必有这样锐利的眼光!

  “只可惜,不能去到一千八百年后,见一见他……”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