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八章 国之重器!_典籍华夏直播古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本并不十分著名典籍中的记载,如数家珍!

  关于这个什么雷虚篇,张凡自然不能多纠结,便伸手一指下方繁华都市的点点灯火,正色道:

  “万家灯火,夜如白昼,并非火把,而是凭借电的能量。”

  啊!

  苏轼茫然。

  雷电?

  居于九天之上的雷电?用来照亮城市的夜晚?

  雷雨交加的时候,天空偶尔霹雳一响,电击长空,的确能将整个天地瞬间照亮。

  然而……千年后的人们,莫非能够将那须臾间的爆发收集起来,长久使用?

  毕竟现在可是晴朗的夜空啊!繁星漫天,哪来的雷雨闪电?

  呃!

  还是不大好解释!

  一看苏轼的神情,张凡就知道这种科普太超前了些,苏同志已经不知想到了哪里去。

  罢了!

  万事不决靠系统!

  挥挥手,苏轼重新又看到了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

  滚滚江水奔腾咆哮着,冲击在巨大的水轮机上,将其推动得疯狂旋转!

  疯狂旋转的水轮机,带动了一排排巨大的发电机组!

  这其中的过程,苏轼当然还是看不懂!

  然而,却有一蓬蓝紫色的火焰,骤然在其中集结,渐渐凝聚压缩,仿佛其中蕴含着毁天灭地的能量!

  嘭!

  一声轻响,那蓝紫色的恐怖雷球竟凭空爆开,化作千万道蓝紫色的电鞭,以迅捷无伦的速度,射向四面八方!

  镜头飞转,紧紧地跟随其中的一道电光!

  须臾间,便重又回到了刚才曾给苏轼带来惊讶的那座城市的夜色中。

  而此时城市却陷入一片黑暗,再也不复刚才亮如白昼的盛景。

  然而随着那道电光从远处疾冲过来,临近城市的时候竟再次炸开,分散成无数细小的电光,一下子就扑向黑暗的都市。

  它们钻进路灯,路灯便亮了起来!

  它们钻进楼房,楼房便亮起一扇扇窗户。

  它们钻进汽车,汽车前面射出两道光柱。

  它们钻向一个个行人,他们手里的那方方的小盒子便纷纷点亮。

  “这!”

  通过如此简单的,宛如卡通一般的科普,苏轼看懂了,却依然有些不可思议地诧异道:“这些,都是电?是从刚才那巨大的堤坝发出来的?”

  “正是!”

  张凡看着重新亮起来的不夜城,点头笑道:“三峡大坝,不仅能够防洪,更能点亮华夏,点亮每一个见证着华夏发展的,普通人的心!”

  凌空踏云,张凡带着苏轼走过一座座灯火辉煌的城市。

  从南走到北,从东走到西,从黑夜走到清晨。

  最终,他们又回到了三峡工程的枢纽。

  再次遥望那座横卧在长江上的苍茫巨龙,苏轼的心中,已是掀起前所未有的波澜。

  能够防洪,那已经是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

  但现在看来,这项壮举竟然还能用无法理解的方式,将无数座城市的黑夜点亮,这其中代表的重大意义,苏轼只是稍稍深想,就觉得惊天动地!

  嘟!嘟——嘟——

  嘹亮的汽笛声,唤醒了清晨的长江。

  苏轼循声望去,只见一艘艘巨大的船只,自由地徜徉在广阔的江面。

  张凡的声音再次在耳畔响起。

  “因为三峡工程,整个长江的航运能力提升了五倍!”

  “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十大城市里面,占了八个!”

  “三峡船闸,累计过闸运量三万万万斤!”

  说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张凡都觉得有点绕嘴。

  毕竟苏轼无法理解“亿”和“吨”,用熟悉的单位切换,便只能是,三万万万斤!

  天!

  苏轼迷茫了一下,口中念叨着:万……万万……万万万……

  “了不起!后世竟然有如此杰出的壮举!”

  苏轼对那样巨大的一个数字,依然缺乏直观的理解,但他至少知道著名的大运河。

  大运河带来的综合意义,从经济上、从军事上、从战略上,都可以大书特书。

  更何况是滚滚长江呢?

  这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啊!

  “是哪位圣贤?”

  苏轼深吸一口气,激动地问道:“何人手笔如此通彻天地,竟然能想象出如此伟大的工程,并且将神迹变为现实?”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