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八章 赵家的根本_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边就是美工班了。”

  所谓的美工班就是设计班,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设计,从家具衣服,到金银首饰,再到点心模具,然后还有船舶。

  所以美工班的人并不是很多,因为要上这个班是需要层层选拔的,必须是聪明有灵性的人。

  眼前的这个班就是搞金银首饰设计的,那些富商管事们这些能看懂了,看着学员们在纸上比比划划,或是拿着面泥在做模型,不用梁启再来介绍,就知道他们在干嘛了。

  这就跟打样一样,过去都是金楼银楼里的老师傅们才有资格做的事情。

  “这边就是会计班了,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账房。”

  从美工班转到雕工班,然后有见识了医学班,看一个老先生正在讲台上比划着一个针灸铜人,讲的吐沫横飞,最后梁启带着一群人来到了会计班。

  会计班的学员都在低头打着算盘,噼里啪啦的算珠子碰撞作响,却是他们碰到了随堂测试。

  老师把印出的体发给了每一个学生,然后在规定时间里,看这些学生的珠算能力。

  这是不少管事们的老本行,作为书铺的管事,每个人都必须能写会算,打算盘是必然的技能。

  所以他们一眼就看出了学员们的水平。

  整整一个班级的人,打算盘的熟练度自然有高低之分,但普遍来说都是合格的。

  这样的学员放到他们手下,那立马就能派出去做事的。

  “我赵家根基浅薄啊,不像康家庄家,都是好几百年的积累。手底下有太多可用的人了。赵家不一样,从发家至今也不过十载出头。”

  “从最早的松鹤楼一枝独秀,现如今已涉及茶铺、客栈、银行、洋行、布匹、商行、车马行、煤铁、船帮、镖局、慈善会、药行等等。”还有一些个小打小闹的东西,就比如康莞和柳氏手下的产业,比如刚刚开始的印书局,梁启都不稀罕去算了。

  “所需人手何止万人啊?”

  “如果是全都依赖外人,不是俺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实在是欲望难填啊。”

  “诸位都是有家业在身,或者本身就是独当一面的管事之人,该知道底下人是何等的奸猾。”

  “那是但凡有偷奸耍滑,或是偷钱揩油的事情,他们就难自制。”

  “这要不有些忠心耿耿的心腹之人顶上去,再好的产业也可能被经营的不成样子。”

  “所以俺家大爷是早有先见之明,立下这技校,收揽乞儿难民,收揽乡里乡亲,数年来为我赵家输出了不知道多少忠义之士,叫我赵家产业虽扩张迅速,却始终根基稳固如山。”

  “这技校现今在校师生已经超过了五千人,每年都能输出数百乃至上千学员,虽然年年都要耗费数万两白银,甚至更多,这可银子俺们花的不值麻?”

  “就连新成立的印书局里的一应排字师傅,那都是出自技校学员,还有些人来自学堂。要不是赵家早早整治出了技校这么个地方,那么多要识文断字的人,一时间里可不好找。”

  印刷局的里排版师傅和检查师傅必须是要认字的,要不然你这么干活啊?而且还要细心、精心,认真负责,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要求速度。

  —————

  中原这地方本来就不比江南人文荟萃,不管是印书局还是识文认字的,都比不上江南闽粤,要不是守着一偌大的技校,赵记书局想要做起来可没那么迅速。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